秦漢·應劭·來季德
東漢志怪小說。應劭撰。原載《風俗通義》卷九《怪神篇》。來季德,東漢靈帝時人,名艷,字季德,曾為司空,其事略見《后漢書·來歙傳》。本篇內容記他死后狗怪變為他的形體而作祟事:司空來季德卒,停喪在殯,忽然坐起于祭床上,其顏色服飾聲氣熟是。他對孫兒婦女以次教誡,事有條貫,鞭撻奴婢,皆得其過,飲食飽滿,辭訣而去。家人心悲如碎,痛苦欲絕。來季德如是者三、四次,家人益厭苦。其后,來季德飲酒致醉,其形體變化,原來是賣酒家的老狗所變化。于是,便撲殺之。這里寫了“狗作變怪”而為禍患于人家之事,其主旨含有破除神怪之意。作者在故事前就已序說:“世間亡者多有見神,語言飲食,其家信以為是,益用悲傷。”狗怪不足畏,自有“形壞”時。故事末尾寫老狗現形被“樸殺”的下場,自有告誡世人不可迷信鬼怪的意味。作品敘寫狗怪變化人形,情節雖粗簡,但卻引人為之驚駭。開頭只說“來季德停喪在殯,忽然坐祭床上”,讀者還以為是“死人復生”,待后面寫“其飲醉形壞,但得老狗”,才知是狗變怪作祟,于驚詫中領悟到了作者小設懸念的手段之妙。關于寫狗怪事,東漢初人桓譚《新論》已記有兩則:“呂伸子婢死,育女四歲,數來為沐頭浣濯。道士云其家青狗為之,殺之則止。陽仲文亦言,所知家嫗死,忽起飲食,醉后而坐祭床上。如是三、四,家益厭苦。其后醉行,壞垣得老狗,便打殺之,推問乃里頭沽家狗。”(見《太平御覽》卷八八五引)其情事與“來季德”事頗為相似。應劭此篇當是《新論》狗怪故事的衍化。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李阿》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林道人詣謝公》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