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曹毗·曹毗志怪
亦題《志怪》。東晉志怪小說集。曹毗撰。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宋后亡佚。魯迅《古小說鉤沉》輯佚文一條,即《西域胡人》,敘述:漢武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試問西域胡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后漢明帝時,外國道人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胡人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余。”乃知朔言有旨。作品宣揚了佛家的劫數觀念,也頌揚了東方朔的博洽多識。此事原載《關輔古語》(《三輔黃圖》卷四引)。《搜神記》卷十三、《幽明錄》、《雜鬼怪志》(《玉燭寶典》卷四引)、釋慧皎《高僧傳》卷一《竺法蘭傳》等亦載。《竺法蘭傳》中辨灰墨者乃為竺法蘭。佛教認為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毀而復生,一個周期謂之一劫;一劫又包括成、住、壞、空四劫,到“壞劫”時便有火、水、風三災出現,使世界歸之于毀亡?!皦慕佟睍r的火,稱為“劫火”。此篇小說中的“外國道人”,指外國沙門。他講的“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火)燒……”等,就宣揚的是佛家的這種觀念。這種故事的出現,足見佛教之影響。東方朔博聞深識,漢人故事多有記載。本篇把他同佛事洽聯,說明六朝人還喜歡以奇言詭語附于東方朔。惜僅一條佚文,無法考知其書全豹。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曹元理》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雜語》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