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應劭·李叔堅
東漢志怪小說。應劭撰。原載《風俗通義》卷九《怪神篇》。《搜神記》卷十八、《太平廣記》卷四三八亦皆載(文稍有異)。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王汝濤主編《太平廣記選》(續)皆錄入。作品敘寫“狗作變怪”事:汝南李叔堅,少時為從事,在家,狗如人立行,家言當殺之。李叔堅則云:“犬馬諭君子,狗見人行,效之何傷?”一日,叔堅見縣令而還,解下冠而置于榻上,狗戴之以走。家人大驚,叔堅也不為怪。后來,犬又于灶前畜火,家人益驚愕,而叔堅卻說:“兒婢皆在田中,狗助畜火,幸可不煩鄰里,此有何惡?”遂不肯殺此狗。后數日,狗自暴死,竟無纖芥之災異。作品記述家狗再三學人的奇異之事,而李叔堅終不以為怪。事出于虛構,而于簡潔的記敘中,卻把李叔堅之豁達性格塑造得頗為可觀。小說贊揚了李叔堅不畏狗怪的放達品性,也說明了“見怪不怪,其怪必敗”的道理。其故事后,作者就議論道:“凡變怪,小人愚而善畏,欲信其說,類復裨增,文人亦不證察,與俱悼懾,邪氣承虛,故速咎證。若叔堅者,心固于金石,妖至而不懼,自求多福,壯矣乎!”這篇故事很有名,《意林》、《藝文類聚》卷九十四、《太平御覽》卷九○五、《事類賦》卷二十三、《事文后集》卷四十、《天中記》卷五十四、《廣博物志》卷四十七皆有引文。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李八百》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李除》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