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編年】
《鄧箋》:紹熙三年(1193)歲杪,赴行在時任福建提點刑獄。陳峴,字端仁,閩縣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科名志》。曾為平江守,兩浙轉運判官及福建市舶等官。淳熙中帥四川。時廢退家居。
【匯評】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二:幾不欲自作一語。
陳廷焯《云韶集》卷五:一片悲郁,不可遏抑。運用成句,長袖善舞。郁勃骯臟,筆力恣肆,聲情激越。
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怨憤填膺,不可遏抑。
又:運用成句,純以神行。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耆卿“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荒謾語耳,何足為韻事。稼軒“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憤激語而不離乎正,自與耆卿迥別。然讀唐人“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之句,情理兩融,又婉折多矣。
沈雄《古今詞話·詞辨》下卷:東坡中秋詞,前段第三句作六字句,后段“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又似四字七字句,《詞品》所謂語意參差也。稼軒席上作“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歌聲”與“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類是。
上一篇: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水調歌頭·醉吟》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