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取善集》的主要內容,《道德真經取善集》導讀
《道德真經取善集》是 《老子》集注本。題饒陽居士李霖集。前有金大定壬辰(1172)河間劉允升序、李霖自序。劉序稱李霖舊友王賓命工鏤板,是書刊刻于金朝。明 《正統道藏》洞神部、《道藏舉要》第一類并收此書。李霖自序說: “霖自幼及壯,謾誦玄言,以待有司之問,今已老矣,欲討深義,以修自己之真。自度耄荒,難測圣意,今取諸家之善,斷以一己之善。”故名 《取善集》。
李霖 (生卒年未詳) 字宗傅,南宋初期饒陽 (今屬河北省) 人。終身研習 《老子》書。
該書原為6卷,《道藏》因每卷篇幅皆有定制,乃析此本為12卷。約3萬余字。此書據分 《老子》書為81章之舊例,每卷若干章不等。最多的是第5卷,凡10章; 最少的是第6卷,僅2章。每章之下,分句取諸家注解,間附以編集者己見,如第5卷“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下引錄宋徽宗御注、王元澤注,說 “此二解說侯王守道則天降甘露,以為瑞應也”,又引錄王弼、溫公、呂吉甫、蘇子由注,云“此四解說圣人體道而萬物賓,亦如甘露之無不及”。引錄某家解注,皆標明某日字樣,未標明者為編集者己見。每章之末,皆附編集意見,敘一章大旨。
該書雜取諸家注文,與通常的集注本固定收集若干家言有所不同。全書總采錄52家注,其中不包括旁征 《莊子》、《孟子》、《西升經》等書文句。以引錄宋徽宗御注最多,凡227條,其余為嚴遵9條、司馬溫公23條、呂吉甫105條、蘇子由37條、王元澤134條、顧歡35條、陳景元 《纂微》40條、河上公90條、曹道沖14條、劉仲平12條、舒王55條、郭象3條、唐玄宗66條、王弼40條、張君相10條、馬巨濟24條、陸佃26條、鐘會13條、蔡子晃9條、李畋4條、松靈仙人4條、孫登7條、成玄英17條、盧裕8條、《新說》3條、車惠弼5條、羅什12條、杜光庭13條、臧玄靜2條、羊祜3條、陸希聲3條、谷神子、《雜說》、韓非、裴處恩、杜弼各2條、李榮15條、志琮5條、某氏疏文4條、劉進喜8條、劉仁會5條、凌遘、吳筠、陶弘景、大孟、《節解》、林靈素、《類解》、唐耜、王真各1條。此52家 《老子》注,大多數都已散佚,其中多有名家,如郭象、鐘會、蔡子晃、孫登、羅什、臧玄靜等,都在學術史上有一定的影響,諸家注本久佚,此書保存了若干資料。部分注本今尚存,本書所錄可與之相校。
該書雖雜取諸家言,但編集者也有很明確的思想傾向,如自序說: 《老子》“言不逾于五千,義實貫于三教。內則修心養命,外則治國安民,為群言之首,萬物之宗?!杂袝詠?,未有如斯經之妙也。后之解者甚多,得其全者至寡,各隨所見,互有得失。通性者造全神之妙道,于命或有未至; 達命者得養生之要訣,于性或有未盡。殊不知性命兼全,道德一致爾?!毙悦嫒?、道德一致是編集者的思想宗旨,全書末附《道德一合論》,正以此意。又引司馬溫公 (司馬光)《述要》說: “道德連體,不可偏舉”,編集者亦以分《道經》、《德經》兩部分為非。
上一篇:《道光洋艘征撫記》的主要內容,《道光洋艘征撫記》導讀
下一篇:《道德真經廣圣義》的主要內容,《道德真經廣圣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