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略薩
秘魯現代最著名的小說家,結構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略薩少時在波利維亞教會學校上學。后來,去利馬的軍事學校,這所學校教員多為軍官,他們對學生殘酷虐待、肆意懲罰,引起略薩強烈的不滿。略薩第一部成功之作《城市與狗》就是揭露軍事學校的丑惡現實的。這部小說發表于1962年,它是作家的成名之作。小說主要反映了軍事學校森嚴的專制制度、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及學生與教官之間的對立,無情地抨擊了秘魯的教育制度乃至整個社會。
略薩是一位高產作家,繼《城市與狗》發表之后,他幾乎每隔兩三年就發表一部長篇小說。他的小說之中,《綠房子》(1966)、《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 (1973)《胡利婭姨媽與作家》 (1977)、《世界末日之戰》 (1981) 等較有名。略薩的作品多以政治和社會為題材,具有鮮明的傾向性和勇敢批判時弊的精神,《城市與狗》、《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揭露了軍事當局的腐敗、黑暗。《綠房子》暴露了秘魯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對于下層人民和窮苦婦女寄予同情。《胡利婭姨媽與作家》控訴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種種不公正現象?!妒澜缒┤罩畱稹?借古喻今,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種族壓迫和種族主義的危害。
略薩在理論上提倡不妥協文學,主張文學要抗議、控訴和批判,他的創作多有明確的目的,即反映、批判現實。他認為寫小說就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抗,作家對現實的不滿,可以通過藝術描寫,加以全面充分的表現,作家對當代人類最好的貢獻,就是使人們認清自己生活的世界,從而影響人們去改造客觀世界,總之,略薩是一位具有較強現實使命感和自覺性的作家,他能較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作為藝術家的使命和價值。在藝術創作實踐之中,略薩也確實實現了自己的創作目標,他的作品,多是批判現實主義的,矛頭直接指向獨裁統治、教會和貪污枉法的官僚們。
為了全面、客觀地反映現實生活,略薩不僅選擇具有較強時代性和批判性的題材作為表現對象,而且在藝術上,他也大膽創新、銳意變革,尤其是在小說的結構上,具有較大的變革,開創了結構現實主義的小說新流派。略薩強調全方位、多角度反映現實生活,而反對主觀片面或單角度地反映現實,他的小說情節曲折生動,構思新穎別致,獨具風格?!毒G房子》具有兩條線索,它們互為交叉又齊頭并進,一方面描寫了皮烏臘城廣泛社會生活畫面,另一方面,又交織了亞馬遜地區土著民族的生活,二者互相沖擊,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這部小說之中,原始森林與城市相對應,宗教團體之修道院,與綠房子 (妓院) 相對應,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的社會畫面?!毒G房子》通過雙線結構方式,反映了廣泛的社會層面和眾多人物的生活場景,因而使小說具有較大的容量和立體效果。
《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是略薩的代表作之一,它在結構上也獨創特色,它被稱為結構現實主義的經典之作。這部小說以潘達雷昂上尉秘密組織勞軍隊為主線,同時輔以宗教組織方舟兄弟會的故事,將雙線并行,加以敘寫,從而立體地反映秘魯社會現實。小說在描寫人物和表現主題時,以軍中生活為主要描寫對象,同時又交織家庭生活等,它的結構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因而所反映的生活面更為廣泛和全面。
上一篇:西方文學·意象主義
下一篇:西方文學·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