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主要內(nèi)容,《傳奇》導(dǎo)讀
《傳奇》是唐代傳奇小說集,唐裴铏撰。《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裴铏《傳奇》三卷”,已佚。《太平廣記》、《類說》、《歲時廣記》等書載有佚文。《世界文庫》所收佚文24則為鄭振鐸所輯。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的 《裴铏傳奇》 系今人周楞伽輯注。
裴铏,生卒年及字號、籍貫等均不詳,其生平事跡未見史傳。僅《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在“裴铏《傳奇》三卷”下注有“高駢從事”四字,然不得其詳。據(jù)宋計有功所編《唐詩紀(jì)事》及清陳鴻墀所編《全唐文》中的簡略記載,可知裴铏是唐末人,唐懿宗咸通中曾做過靜海軍節(jié)度高駢掌書記。唐僖宗乾符五年升任成都節(jié)度副使和御史大夫。有人據(jù)《傳奇》中故事發(fā)生的年代起自代宗廣德年間止于宣宗大中年間,以及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用《傳奇》等書為例,說明唐代應(yīng)試舉子為博主考官員與文壇領(lǐng)袖賞識所盛行的“行卷”、“溫卷”之風(fēng)推斷,此書當(dāng)作于裴铏早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傳奇》的卷數(shù),諸說不一:《新唐書·藝文志》和《宋書·藝文志》均著錄為3卷。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云6卷,并說: “《唐志》三卷,今六卷,皆后人以其卷帙多而分之也。”可見原書篇數(shù)不少。不過,由于亡佚,已無從查考其具體篇數(shù)。今人周楞伽輯注本《傳奇》共收作品31篇。
宋晁公武謂此書“所記皆神仙詭譎事”(《郡齋讀書志》)。確實書中多是神怪與愛情相結(jié)合的故事,情節(jié)新奇,想象豐富,加上情致婉轉(zhuǎn),文采華美,故為人所樂道。像《裴航》篇,是寫秀才裴航與神女云英的戀愛故事。為追求理想的意中人,裴航尋玉杵、搗仙藥,不辭辛勞,誠懇專注,終于贏得了美滿的愛情。此外像《昆侖奴》、《孫恪》、《聶隱娘》、《薛昭》等都是流傳較廣的名篇。
裴铏是否因其書“多奇異而可傳示,故號《傳奇》”(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我們已無從得知。但在裴铏時,雖已產(chǎn)生了像《李娃傳》、《霍小玉傳》、《鶯鶯傳》等一批享有盛名的佳作,卻并無“傳奇”這一稱謂。自《傳奇》流行后,宋人才將“用對語說時景”類的文章稱為“傳奇體”,此后“傳奇”便逐漸成為唐代文言小說的通稱(見《直齋書錄解題》引陳師道《后山詩話》),可見裴铏《傳奇》與“傳奇”稱謂的密切關(guān)系。《傳奇》中的一些故事,在后世或被詩詞題詠;或被引為典故;或為話本采用;或為戲曲改編,影響頗廣。如宋話本《藍(lán)橋記》、明傳奇《藍(lán)橋記》就是根據(jù)裴航、云英的故事改編的。“藍(lán)橋相會”幾乎成為盡人皆知的典故。此外像明梁伯龍的雜劇 《紅綃》、梅鼎祚的雜劇《昆侖奴》、清尤侗的雜劇 《黑白衛(wèi)》就是根據(jù) 《昆侖奴》、《聶隱娘》改編的。魯迅在論及此書時曾特別提到《聶隱娘》,他說:“聶隱娘勝妙手空空兒事即出此書,明人取以入偽作之段成式《劍俠傳》,流傳遂廣,迄今猶為所謂文人者所樂道也”(《中國小說史略》),可見此書影響之大。
上一篇:《二程全書》的主要內(nèi)容,《二程全書》導(dǎo)讀
下一篇:《佛祖歷代通載》的主要內(nèi)容,《佛祖歷代通載》導(dǎo)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