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域志》的主要內容,《肇域志》導讀
《肇域志》是一部明代地理總志。清顧炎武編撰,明朝末年,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銳,社會問題十分嚴重,顧炎武從經世致用的角度出發,努力從書籍中搜集有關兵防、賦役、水利、農業、礦產、交通等方面的資料,準備編寫一部規模宏大的著作,給治國者作參考,并借以尋找明末社會積弊的根源,以及解決這些積弊的途徑。由于戰爭,這部著作沒有寫成,后來,顧炎武把這部多年收集的資料一分為二,有關地理的部分叫做《肇域志》,有關經濟的部分叫做《天下郡國利病書》。
《肇域志》始輯于明崇禎十二年(1639),輯成于清康熙初,書名出典于《尚書·堯典》“肇十有二州”,肇域代表明代的整個疆域,顧炎武說“唐、宋地志久亡,近時之書又大半齊東野語、且不能盡得”,遂立志 “以有明一代郡邑、藩封、官守為一書”,“俾使后人既已知今,亦可驗古”(《山東肇域記》自序),這是作者撰著本書的宗旨。
《肇域志》原稿本已佚。現存抄本,大致分為二大系統,一是汪士鐸和成蓉鏡系統,一是蔣寅昉和楊象濟系統。屬于前一系統的抄本,有上海圖書館和臺灣收藏的汪士鐸整理本的抄本、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收藏的陳作霖抄本,北京圖書館收藏的南畿抄本,南京圖書館收藏的盔山精舍抄本;屬于后一系統的抄本,有云南圖書館收藏的抄本、四川圖書館收藏的抄本以及竹書堂校錄本。汪士鐸、成蓉鏡系統的抄本經過汪士鐸等人整理,文字有所改動,分類也不恰當,誤改致錯者很多,蔣寅昉、楊象濟系統的抄本雖有很多眉批、旁注和難以辨認的蠅頭小字,但較多地保存了原書面貌。三百多年來《肇域志》尚無刻本,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組已經組織力量,進行整理。
顧炎武 (1613-1682),字寧人,號亭林,江蘇昆山人。早在少年時,就加入“復社”,與宦官作斗爭。清兵南下后,他又參加昆山嘉定人民的反清武裝斗爭。昆山城破,幸得逃脫。唐王在福建遙授他職方主事,因道路遙遠,未去赴任。入清以后,顧炎武看到東南的明朝軍隊不足成大事、且民氣柔弱,地勢不利進取,遂決計北游,準備通觀形勢,陰集豪杰,以圖光復。后來,清朝統治日益鞏固,復明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他堅守民族氣節,終身不為清廷效力,以處士終。顧炎武是清代學術史上繼往開來的大學問家。他面對民族危機,提倡經世致用的學風,以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為己任,對后世學者影響很大。在治學方面,他學風嚴謹,成就卓著。在經學、音韻學、史學、地理學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梁啟超評價說: “亭林的著述,若論專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后人,若論方面之多,氣象規模之大,則乾嘉諸老恐無人能出其右。”(《飲冰室合集》卷7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據《亭林年譜》統計,顧炎武一生中,著述極豐,計有《日知錄》、《左傳杜解補正》、《唐韻正》、《金石文字記》、《營平二州地名計》等38種。在地理著作中,以《肇域志》和《天下郡國利病書》規模最為宏大。
本書原稿本分2京13布政司,共15部分,流傳到乾隆末,已佚京師、江西、四川、廣西4部分。今僅存南京、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云南、貴州11部分,約200余萬字,( 《肇域志》汪士鐸跋)。《肇域志》是明代地理總志,包含沿革、形勢、城郭、山川、道路、驛遞、街市、坊宅、兵防、風俗、寺觀、水利、陵墓、郊廟等項內容。有的府州還附有長篇食貨或職官的資料。本書不分卷,舊裝20冊,40冊,或50冊,它取材二十一史,明實錄,各地方志和歷朝奏疏、文集,其中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例如:明《泰寧志》已佚,本書輯錄了該志“吏役”、“戶口”、“貢賦”、“軍政”、“民兵”“徭役”、“郵置”、“匠役”等內容7千余字。又如本書保存了 《嘉靖淮揚志》劉健《高郵州新開康濟河記》全文,今本《嘉靖淮揚志》卷35所載原文已佚,也靠本書得窺全豹。《肇域志》摘錄稀有的地方史志甚多,如應天府先后引用了唐許嵩《建康實錄》、宋張敦頤《六朝事跡類編》、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元張鉉《金陵新志》、明洪武 《京城圖志》、明陳沂 《南畿志》、《金陵古今圖考》、程嗣功 《應天府志》、顧起元《客座贅語》、周暉 《金陵瑣事》等書,史料價值也很高。此外,本書還摘引了許多罕見的專書專志資料。如《泉河史》是記載山東運河流域各派泉眼分布、疏導管理的專志,本書輯錄原文達1.8萬多字;又如《呂梁洪志》是記載徐州地區黃河變遷和航道工程的專志,傳本極小,本書也有大段摘引。
顧炎武很注重文獻資料的考證和實地調查,他“嘗以一騾二馬載書自隨,所至扼塞,即呼老兵土民,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歷代宅京記》阮元序)為了編纂本書,他先取一統志,后取各省府州縣志,后取二十一史,參互書之,凡圖志書一千余部”。(《肇域志》自序)還考察山川,訪問風俗,進行實地調查。汪士鐸說他“所考山川、都邑、城郭宮室皆出自實踐”(《肇域志》汪士鐸跋)可見本書是一部很有價值和特色的著作,本書未經刪定,是作者準備著書的資料長篇,輯錄的資料尚未經過整理,因而州縣重出和內容錯見的情況較多。
參考文獻
- 1. 吳杰:《顧炎武〈肇域志〉的內容及其抄本的流傳》,載《古籍整理情況簡報》 第94期。
- 2. 楊正泰: 《 〈肇域志〉 和 〈山東肇域記〉》,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第2期。
- 3.楊正泰:《顧炎武與肇域記》,載《歷史地理》第4輯。
上一篇:《秦會要》的主要內容,《秦會要》導讀
下一篇:《肘后備急方》的主要內容,《肘后備急方》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