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指人在一定條件下,產生與某些人的言行和主觀愿望相反的感覺、要求和言行。是一種反對別人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如有些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提出許多要求,讓學生去做,但學生就是不按要求去做,而不讓做的卻偏要嘗試。中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往往與他們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自尊心受到損害有關,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管理教育越是采取高壓政策,強行禁止學生不做某事,學生就越對這種事感到好奇,就千方百計地要解除疑惑,追根究底,弄個水落石出?;蛘哂捎谝恍┙處熀图议L沒有正人先正己,自身的威信、理想、道德水平低下,而對學生卻提出較高的理想、道德、紀律的要求,學生也會產生對立情緒。為了爭口氣,便會做出與教師和家長愿望相反的事情。教育實踐證明,在較多的重復說教,言過其實或無限夸大事實和因操之過急而脫離學生接受限度等情況下,都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學生的逆反心理,做好調節工作。①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兒童心理發展規律辦事,避免教育中的“急于求成”和“恨鐵不成鋼”心理。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做到“身正人之范”。②為中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科學地指導他們多方面行為的需求,使其好奇心得到合理的滿足。③尊重和保護中學生的自尊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把尊重、理解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④教育者要采取寬容的態度,允許一些中學生對逆反心理有認識、反思和改正的過程,逐步改正壞的行為習慣,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加快學生的進步。
上一篇:中學生的家務勞動
下一篇:中學生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