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著。本書約于公元前430年問世,該書以古希臘城邦反抗波斯帝國侵略的希波戰爭為中心內容,故亦稱《希波戰爭史》。中文本由商務印書館于1959年出版。全書凡9卷,第卷以繆司女神名字命名。《歷史》基本上是當時西亞、北非和古希臘的一部通志。他有聞必錄,選材廣泛,從政治、軍事,外交到地理、經濟,民俗、宗教等等。本書前4卷泛論波斯帝國的軍事擴張及小亞細亞、埃及、利比亞、巴比倫等地的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試圖揭示戰爭的原因。這部分內容豐富、敘述生動,但穿插頗多的藝術虛構和故事傳說,不盡可信。第5卷從29章開始至結束記述希波戰爭,止于公元前478年。戰爭經過從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反抗波斯的起義開始,經過馬拉松、德摩比利、薩拉密之戰,直到布拉達亞,密卡列之戰。這部分描述用筆華美,行文流暢,對戰爭場面的描寫氣勢磅礴、有聲有色,使本書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散文作品。作者最早開始運用歷史批判的方法撰寫歷史,還首創了以史實為中心的敘述體載,這成為歐洲歷史著作的正規體裁。作者被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譽為“史學之父”。
上一篇:《千家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古今圖書集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