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詩詞·元代江西詩人·元代其他詩人·元代中后期
元代中、后期的江西詩人主要有周廷震、周伯琦、傅若金等。
周霆震(1292~1379),字亨遠,號石初,安成(今江西安福)人。以先世居石門田西,自號石田子初,省稱石初。多從南宋諸遺老游,能得其緒論。延祐中(1317),再試不利,于是杜門謝客,專意授徒,吟詩作文。晚遭至正之亂,明洪武十二年(1379)卒。私謚清節(jié)先生。著有《石初集》10卷,附錄1卷。
周霆震親見元朝由繁盛走向衰敗,“故其詩憂時傷亂,感憤至深”[1]。如《登城》:
世祖艱難德澤深,風(fēng)悲城廓怕登臨。九朝天下俄川決,七載江南竟陸沉。馬首空傳當(dāng)日價,雞聲不到暮年心。雨余門外青青草,過客魂消淚滿襟。
詩作描述至順年間,真定武涉地震、黃河決口、江浙大水、云南叛亂、江南黎民紛起武力反抗的真實情況,展示出一個風(fēng)雨飄搖中的元朝的狀況以及作者深深的憂慮。
周霆震尤被人稱道的是其古風(fēng),這類詩,往往前面寫有小序,點明詩歌寫作緣由,表明具體的社會現(xiàn)實,詩作則在此基礎(chǔ)上敘亂離,抒悲憤。如《古金城謠并序》(序略):
昆侖烈風(fēng)撼坤軸,日車斂轡咸池浴。六龍飲渴呼不聞,赤蟻玄蜂厭人肉。荊襄弗支廬壽孤,江東掃地如摧枯。忠臣當(dāng)代誰第一?七載舒州天下無。東南此地關(guān)形勝,天柱之峰屹千仞。當(dāng)年赤壁走曹瞞,天為孫吳產(chǎn)公瑾。我公千載遙相望,崎嶇恒以弱擊強。孤城大小二百戰(zhàn),食盡北拜天無光。當(dāng)關(guān)援劍蒼龍吼,盡室肯污奸黨手。摧鋒闔郡無生降,群盜言之皆稽首。堂堂省憲羅公卿,建官分閫日募兵。哀哉坐視無寸策,遂使流血西江平。向來不曉皇穹意,名將南征死相繼。一時貪暴聚庸才,玩寇偷安饕富貴。河流浩浩龍門西,燕山萬騎攢霜蹄。英雄暴骨心未死,去作海色催朝雞。玉衣飛舞空中見,太息孤忠鏖百戰(zhàn)。五陵元氣待天還,睢陽誰續(xù)《中丞傳》?
其他如《李潯陽死節(jié)歌并序》《普顏副使政績歌并序》等,均展示了元代社會動亂帶給人民的深重災(zāi)難,景象慘不忍睹。正因為周霆震《石初集》中這樣一些極具現(xiàn)實性的詩歌,后人視之為“元末之詩史”。
周伯琦(1298~1369),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饒州(今江西鄱陽縣)人。以父蔭授南海縣主簿,后轉(zhuǎn)翰林修撰,累官至兵部尚書、浙西肅政廉訪使。因受命招降張士誠而被拘十余年,直至張敗亡后方回老家。博學(xué)工文章,而尤以篆、隸、真草擅名當(dāng)時,著有《近光集》《扈從詩》等。
周伯琦較多紀行詩,長于描繪邊塞風(fēng)光,如:
北口七十二,居庸第一關(guān)。峭厓屏列翠,急澗玉鳴環(huán)。佛閣騰云霧,人家結(jié)市阛。馬前軍吏候,使節(jié)幾時還?(《九月一日還自上京途中紀事十首》之十)
車坊尚平地,近嶺晝生寒。拔地數(shù)千丈,凌空十八盤。飛泉鳴亂石,危磴護重關(guān)。俯視人寰隘,真疑長羽翰。(《紀行詩》)
再如《過太行山》:
太行蒼翠插秋旻,疊嶺重關(guān)自昔聞。戰(zhàn)國東西分晉趙,中原南北帶河汾。帝王都邑青青草,豪杰勛名點點墳。鳥道盤空頻立馬,便從高處望飛云。
詩作不僅寫出了太行山的自然風(fēng)光,歷來的重要軍事地理位置,更透露出濃重的歷史感。
傅若金(1304~1343),初字汝礪,揭傒斯為之改字“與礪”。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家貧,以織席為業(yè),苦學(xué)自勵。以布衣至京師,數(shù)日之間,詞章傳誦,聲名大震,“名勝之士無不倒屣而迎之以為上客”(虞集《傅與礪詩文集序》)。順帝三年(1335),以異才薦,佐使安南(今越南)。歸后任廣州教授。卒于官。有《清江集》《傅與礪詩文集》等。
傅若金的詩歌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往往是借古而喻今,詠古以抒懷,如:
將軍結(jié)發(fā)事先朝,百戰(zhàn)山河血未銷。總說霽云能慷慨,兼聞去病最嫖姚。煙塵劍戟迷秋峒,風(fēng)雨旌旗落暮潮。自古英雄須廟食,精靈何待《楚辭》招!(《題張齊公祠》)
遙山寂寂對危亭,壞礎(chǔ)欹沙柳自青。四海久非劉社稷,千秋猶有漢精靈。豐西水散煙沉浦,碭北云迷雨入庭。坐想酒酣思猛士,歌風(fēng)臺下晚冥冥。(《沛公亭》)
詩中充滿了對古代豪杰的贊頌與向往之情,表達了對人盡其用的開明之世的向往,同時亦委婉曲折地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不滿,思深而調(diào)遠。
傅若金的寫景詩,也多寓意現(xiàn)實的內(nèi)涵,如《寒江獨釣圖》:
歲暮漁竿客,天寒向水云。孤舟清泛泛,雙鬢白紛紛。雪樹微茫見,風(fēng)篁縹緲聞。王車如出獵,何處定逢君。
詩作描寫孤舟雪域中的獨釣漁父,但他不是高蹈避世的隱士,而是像姜子牙一樣待機而動的入世之人,作者借此表達了自己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
傅若金詩歌用語典雅而不晦澀、對仗精工而不見雕刻,體現(xiàn)出沉穩(wěn)典重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陳衍《元詩紀事》引胡應(yīng)麟《詩藪》云:
元人先達者無若元好問、趙子昂。元,金遺老;趙,宋宗枝也。元體備格卑,趙詞雅調(diào)弱。成都諸子,乃一振之。伯生典而實,仲弘整而健,德機刻而峭,曼碩麗而新。至大家逸格,浩蕩沉深之軌,概乎未聞也。同時傅若金、張仲舉不甚知名,而近體特多宏壯。傅如云云,張如云云。七言律傅如云云,張如云云。皆高華雄暢,得杜陵句格,特變態(tài)差少耳。而詩流不能舉其姓氏,良可嘆也。[2]
陳衍引述胡應(yīng)麟之語,對傅若金所取得的詩歌藝術(shù)成就予以高度評價,并對詩壇沒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表示遺憾,直至今天,我們?nèi)杂型小?
注釋
[1]《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八。[2]陳衍:《元詩紀事》卷一五。
上一篇:宋元江西詩詞·宋元江西女性詩詞·宋代女性詩詞·何師韞
下一篇:清代近代江西詩詞·清前期江西詩詞·熊文舉、劉命清、周卜年·劉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