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古今注》3卷,晉崔豹撰。崔豹,字正熊,西晉惠帝時人,舊本署銜為晉太傅丞。關于此書的真偽,前人曾持歧說,《四庫提要》認為此書原本在宋末已佚,今本是后人從五代后唐人馬縞《中華古今注》中摭取部分內容編成的,其根據是《太平御覽》引書有《古今注》而無《中華古今注》,《文獻通考·經藉考》則只有《中華古今注》而無《古今注》。近代學者對此論斷多不以為然,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從隋唐時期的各種類書和書注中找出許多引用《古今注》的例證,證明今本確實是崔豹原著,如今這一結論已為學術界普遍接受。
《古今注》共分輿服、都邑、音樂、鳥獸、魚蟲、草木、雜注、問答釋義8門,內容以考證古代名物為主,其中包括不少有關魏晉以前制度、器服、音樂和科技等方面的材料,很有參考價值。如“輿服”門記曹魏時人馬鈞制造指南車,還有一種可以自動計程的大章車,又名記里車,車上有木人,行1里擊一次鼓,這是很珍貴的科技史資料,后世言指南車起源都據此說。又“都邑”門“楊溝”條云:“長安御溝,謂之楊溝,謂植高楊于其上也。又曰羊溝,謂羊喜抵觸墻垣,故為溝以隔之,故曰羊溝。”這里對“楊溝”、“羊溝”的解釋常為后人引述。此書問世以來一直很受人重視,唐宋以來類書引用此書的很多,近現代的各種辭書更是大量采用了書中有關名物制度的解釋。
此書的版本以《四部叢刊》影印宋嘉定本為最佳,1956年商務印書館即據《四部叢刊》本排印,和馬縞《中華古今注》、蘇鶚《蘇氏演義》合印為1冊,是目前最常見的本子。
上一篇:《古書虛字集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臺灣風土雜詠》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