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作者紀昀(1724~1805),字曉嵐,又字春帆,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人,清代著名的學者,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10余年,在古籍整理工作方面有一定貢獻。《閱微草堂筆記》24卷,分《灤陽消夏錄》6卷,《如是我聞》4卷,《槐西雜志》4卷,《姑妄聽之》4卷,《灤陽續錄》6卷。此書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慶三年(1798)近10年間完成。兩年后(1800)由紀昀的門人盛時彥合刊印行。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汪賢度校點本。此書是作者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全書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隨筆雜記。對道學家的揭露諷刺具有一定進步意義。如卷2中1條,記敘一個以道學自許的塾師,貪圖游方僧人的錢財,被蜂群螫得頭面盡腫,狼狽不堪。卷9有1條記述某翰林表面故作檢素,拒收同鄉饋贈,事后懊悔得喪魂落魄,以大罵家奴出氣。這類描寫著墨不多,卻生動傳神。書中還有不少考據的內容,如卷21記巴里坤軍士在鑿井時掘出一古銅鏡,推究鏡上銘文,知為唐代所著。卷9還有關于《西游記》作者乃明人所著的論證,動搖了相沿已久的所謂元人丘處機作《西游記》的訛傳。在大量談論鬼怪的故事中,有幾則不怕鬼的故事早就引起人們的注意,如《鬼避姜三莽》、《曹竹虛言》等條。此外書中還記載了明末直、魯等地的大饑荒,以及北京、新疆的地方景物、民情風俗、社會弊端等。對于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有一定認識作用。
本書包羅宏富、上下古今無所不談,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讀者的欣賞趣味,
上一篇:《長江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陳子昂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