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學史(上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胡適(1891~1962)著。胡適是“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發起人之一,最先倡導文學革命,是白話取代文言的第一人。本書1928年6月上海新月書店初版,至1933年2月印行6版,1985年岳麓書社影印重刊。全書分兩編共16章。第一編唐以前,10章。第二編唐朝上,6章。從漢代民歌寫起,到中唐白居易、元稹止。作者用現代科學方法對我國的白話文學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對文學領域里的白話文學均有闡述,較為詳盡地提出白話代替文言的理論依據,新見迭出,使此書成為當代學術名著之一。作者提出,“白話文學史,即是中國文學史”?!肮糯对娊洝肪褪钱敃r的白話文學?!庇捎跉v史的發展,古今的變革,語言不斷進化。因此今天人們看到的質樸生動的古文言,實際上是過去人們的口語。作者提出古文在漢武帝時代即已死亡,白話文學就已開始?!斑@一千多年的中國文學史是古文文學的末路史,是白話文學的發達史”,白話文學史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熱鬧,最富于創造性,最可以代表時代的文學史”。作者論證了“一切新文學的來源都在民間”的觀點,勞動人民的歌舞彈唱、說書,都是對文學新形式與新風格的創造。作者例舉了“國風”、“九歌”、“樂府”、詞、曲,小說都來自民間的史實。書中論述多舉實例,援引原作,“故這部書還可以算是一部中國文學名著選本?!庇捎诖藭谂庞r又陸續發現新材料,作者不憚其煩,在每章之后補加后記,成書后新得材料,則在正誤表里加以改正。作者曾計劃再寫中、下兩卷,但終未告成。
上一篇:《畿輔通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皮子文藪》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