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員之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話劇劇本。作者阿瑟·密勒是當代美國著名劇作家。1915年生于紐約。父親是小廠主,母親是個廠主女兒。密勒在澳大利亞長大。40年代開始寫劇本,《推銷員之死》使他一舉成名。
劇本描寫某公司推銷員威利·洛曼一輩子懷著幻想而未能實現,最后撞車身亡的故事。63歲的洛曼為紐約一家公司當了34年推銷員,滿以為可以致富,但工作一輩子也不能如愿,家境每況愈下,現在只能靠借債度日。大兒子比夫中學沒畢業就出門謀生,在社會上混了一二十年,結果一事無成,現在閑散在家。小兒子哈比與父親同行,又行為不正。威利的老伴林達勸兩個兒子改邪歸正,不要再刺激曾多次產生自殺念頭的父親,兄弟倆有所感動,商議由比夫到老同學那里借1萬元,組織個橄欖球隊出外推銷體育用品,可是老同學反目不認舊情。計劃破產和失業,使威利再次精神受挫,與兒子發生沖突。兒子將自己碌碌無為的命運完全歸咎于父親灌輸給他的幻想。老威利坐在廚房,自尊心受到傷害,但他仍抱幻想不放,依稀覺得在跟大哥爭辯自己和兒子的前途。在神經錯亂之中,他沖出大門。死于非命。
密勒用現實主義手法成功地在劇中塑造出一個迷戀美國幻夢的犧牲品的可憐形象,以此揭穿大戰后在美國流行的“人人都能成功”的神話。并將意識流手法運用于戲劇創作之中,獲得了相當成功。
上一篇:《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政府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