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甲骨文研究著作。王國維編。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文學家。平生著述達62種,多收入《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早年所作學術論文輯為《觀堂集林》。在古文字方面,除甲骨文,在金文研究方面也取得卓越成就,其研究方法主張與史實、古籍等相互參證,“由此而之彼,即甲以推乙”,深為學者贊許,著有專書《宋代金文著錄表》、《國朝(清朝)金文著錄表》和《毛公鼎銘考釋》等10多篇論文。
《鐵云藏龜》編者劉鶚卒后,所藏甲骨流散,其中千余片流入英人手中,1917年王國維根據這些甲骨匯編成《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1冊,收甲骨653片;然后又考釋其文字,另為1冊,合為1卷。作者所作考釋創見頗多,在古史學和古文字學兩個領域都取得了開拓性成果,王氏首創的用甲骨刻辭資料與典籍互證,進行歷史、地理、禮制等方面研究的思想在書中已經形成。在本書中王氏首創甲骨綴合的研究,即發現本書甲骨1,10與羅振玉《殷虛書契后編》上卷8,14綴合,開創了綴合卜辭的先例;對商先公世系的考證是甲骨斷代研究的開始,對古史研究極有價值。在考釋中,作者還糾正了《史記》、《呂覽》、《說文》等史書、字書的訛誤,見解精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書有1917年藝術叢編本。
上一篇:《戰爭與和平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推銷員之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