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弘明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佛教文集。有30卷、40卷本行世。唐麟德元年(664)長安西明寺道宣撰。道宣(596~667),唐代僧人,律宗創始人,佛教史學家。俗姓錢,丹徒(今屬江蘇),一說長城(今浙江長興)人。15歲入長安日嚴寺受業,16歲落發。20歲受戒,學律10年(624),聽智首講《四分律》40遍。武德七年往終南山居仿掌谷習定,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闡發他律學開宗的主張。貞觀元年(627)撰《四分律拾昆尼義鈔》,貞觀九年撰《四分律補隨機羯摩》、《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后又撰《比丘尼鈔》。曾為長安西明寺上座,參加玄奘譯場,負責潤文。生平精持戒律,盛名遠播西域。唐、宋兩代分別追謚澄照律詩和法慧大師。他的學說當時在佛教界影響極大。他的著作除上述律學篇外,尚有《續高僧傳》、《釋伽方志》、《集古今佛道論衡》、《大唐內典錄》、《廣弘明集》、《集神州三寶感通錄》、《釋伽氏譜》等。
《廣弘明集》為續僧祐《弘明集》而作。目的也在于“尋條揣義”,證解佛教,但體例上略有差別。《弘明集》收文不以類分,而本書收文按類分編。共分歸真、辯惑、佛德、法義、僧行、慈濟、戒功、啟福、悔罪、歸統等10部分。另外,《弘明集》大致是輯而不述,只有書末撰一篇《弘明論》,而本書既輯又述。10部分各有自撰小序,而且有《辯惑篇》等以“敘”字開頭的幾篇文章和其他詩、序、評論性文字。全文收文300余篇,作者130余人。本書內容博豐、匯摭頗富,有不少獨見于此書的墜簡遺文,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上一篇:《巴曼尼得斯篇》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廣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