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理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經濟學家阿克利所著,阿克利是美國亞當斯大學和密執安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曾擔任過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會長和《美國經濟評論》編輯等職。本書原為英文版,由紐約麥克米倫出版公司于1961年出版。中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全書共648頁。本書共分4篇(22章):概念與計量;古典學派宏觀經濟學;凱恩斯宏觀經濟學;一些擴充。《宏觀經濟理論》是西方微觀經濟學向宏觀經濟學過渡中最早的一本重要著作。阿克利在第一篇中首先指出,“宏觀經濟學要探討這樣一些變化,如一個經濟社會的總產量及其資源的利用程度,國民收入的大小和一般物價水平”。他闡述了宏觀經濟分析中的各種變量及其關系,論證了函數關系對于宏觀經濟研究的意義,著重研究了經濟模型的性質和經濟學的均衡概念,均衡狀態的確認及靜態分析,動態分析與均衡的關系。在第二篇中,阿克利首先分析了古典學派中最經典的“薩伊定律”和“貨幣數量說”。其次分析了古典學派關于工資、物價、就業及生產理論。在第三篇中,阿克利對凱恩斯宏觀經濟模型進行了評述,認為它是宏觀經濟理論中最有用的出發點。作為本書的總結,阿克利進一步研究了宏觀經濟學同微觀經濟學的關系。他認為,宏觀經濟學的有用程度取決于宏觀經濟關系的穩定和可衡量性,而這就要運用微觀經濟理論加以說明。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取決于微觀經濟的價格與收入分配的理論進一步發展。
上一篇:《宋文憲公全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官場現形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