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西施
【出典】 《荀子·正論》:“以人之情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以人之情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越絕書》卷八《越絕外傳記地傳》:“美人宮,周五百九十步,陸門二,水門一,今北壇利里丘土城,句踐所習教美女西施、鄭旦宮臺也。女出于苧蘿山,欲獻于吳,自謂東垂僻陋,恐女樸鄙,故近大道居。去縣五里?!眳⒁姟捌r蘿”條。
【釋義】 西施為春秋時越國苧蘿山之美女,傳說被越王選中,經范蠡獻于吳王夫差,促成吳國的敗亡。
【例句】 ①西湖人道似西施,人似西施濃淡、更相宜。(周紫芝《南柯子·方錢塘出侍兒,范謝州要予作此詞》882)這里借蘇軾詩句為襯托(參見“西湖比西子”條),以西施比擬方氏侍兒之美。②一簇神仙會見奇,誓夸蘇小與西施。(趙彥端《鷓鴣天·羊城天下最稱都會,風軒月館,艷姬角妓,倍于他所……因賦十闕〈鷓鴣天〉 ·總詠》1463)這里借蘇小、西施襯托羊城諸妓之美。③從今休去說西施,怎如伊。(張孝祥《楊柳枝》[碧玉簪冠金縷衣] 1721)這里借西施襯托對所詠女子美貌的贊頌。④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辛棄疾《賀新郎·福州游西湖》1914)這里化用蘇軾詩意(參見“西湖比西子”條),以西施比擬福州西湖之美。⑤正太真浴罷,西施濃抹,都沉醉、嬌相稱。(馬子嚴《水龍吟》 [東君直是多情]2068)這里借西施對海棠花作擬人描寫。⑥尋常景物不同時,恰似西施二趙、太真妃。(郭應祥《虞美人·茂叔、季功置酒稽古堂,以瓶貯四花,因賦》2227)這里以西施等四位古代美人比擬所詠四花。⑦輕痕淺暈,偷染春風面。恰似西施影兒現。(高觀國《洞仙歌·題真》2363)這里以西施比擬畫中的女子。⑧清談久,頓兩忘艷丑,嫫姆西施。(洪咨夔《沁園春·用周潛夫韻》2462)這里以西施作為美的代表同丑女嫫姆對舉。⑨羅綺叢中無此艷,小西施。(許棐《山花子》 [挼柳揉花旋染衣]2865)這里借西施襯托詞中女子之美。⑩真妃解語,西施凈洗,娉婷顧影。(王沂孫《水龍吟·白蓮》3355)這里借西施對白蓮作擬人描寫。
上一篇:宋詞典故《芙蓉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調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