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絮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法國學術界的現代大師羅蘭·巴特晚年的代表作。本書于1977年在法國問世后,立即風靡西方文壇,成了罕見的暢銷書,被譯成多種文字,并被搬上舞臺。本書被稱為是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作者羅蘭·巴特被稱為是繼薩特之后法國知識界最有影響的怪杰,蒙田之后最富有才華的散文家。《戀人絮語》的結構匠心旨在反戀愛故事的結構。各篇章常常以某一生動的場景或情境起首,完全可以任其自然地衍生出一個個愛情場景或故事。全書的諸般情境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書中的所謂“戀人”是一個復合體:純潔幻想的戀人與智慧深遂的作者的結合,想象的激情與冷靜的自制(表現力)的統一。這種辭典式的羅列形式顯示出一種冷靜,是一種不加掩飾、文飾的表達方式,似乎告訴人們這里面既沒有隱私,也不是什么自白,同時也揭示了戀人并不是什么不同凡響的人杰,而只是一個在習見與陳詞中挑揀的現代文化人。同時,作者以細膩的心理刻劃來寫照正在敘述中的戀人,展示了一個充分體現主體意義的“我”,呈現為一種產生、發展、建構、流動、開放的過程。而且,書中的“我”又是多元的,不確定的,無性別的,流動的,多聲部的。全書分為260個情境,如相思,執著、焦灼、等待,“各得其所”、依戀等等。行文或敘或議,有景有情,于有意無意之間勾勒出一幅幅只重結構,卻不做心理描繪的肖像畫。《戀人絮語》又似是一個萬花筒,滿是支離破碎、五顏六色的紙片,稍稍轉動一個角度又排成了一個新的組合,給讀者新的感受。
上一篇:《性別與氣質》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悲劇心理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