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猿》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天池生,晚號青藤道人,別署田水月。山陰(今紹興)人。明代劇作家、文學家。徐渭一生潦倒,在文學藝術上卻取得了很高成就,影響深遠。其詩文、書法、繪畫、音樂等均享盛名,所作雜劇,更是備受推崇,其代表作為《四聲猿》。《四聲猿》是《狂鼓史漁陽三弄》、《玉禪師翠鄉(xiāng)一夢》、《雌木蘭替父從軍》和《女狀元辭凰得鳳》四部雜劇的總稱,關于《四聲猿》的命名,就是“蓋猿喪子,啼四聲而腸斷,文長有感而發(fā)焉,皆不得意于時之所為也”。(清·顧公燮《消夏閑證》)《狂鼓史》寫禰衡死后面對曹操亡魂再度痛罵,歷數(shù)曹操罪惡。這實際上是借古諷今,用曹操比奸相嚴嵩,借以抒發(fā)作者積郁在心間的憤恨。《玉禪師》本自“月明和尚度柳翠”的民間傳說,揭露了官吏的陰險毒辣和僧侶們禁欲主義的虛假。《雌木蘭》本自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突出愛國精神和男女平等思想。《女狀元》寫五代時才女黃崇嘏改扮男裝考中狀元,劇中大聲疾呼:“裙釵伴,立地撐天,說什么男兒漢!”“世間好事屬何人?不在男兒在女子!”后二劇頌揚女子,打破了封建社會男尊女卑舊觀念,令巾幗揚眉吐氣,具有進步意義,《四聲猿》語言清新活潑、流暢優(yōu)美。曲詞賓白,感情飽滿,機趣橫生。湯顯祖稱頌該劇說:“《四聲猿》乃詞壇飛將,輒為唱演數(shù)通。安得生致文長,令自拔其舌!”(王季重清輝閣評本《還魂記·序》)
《四聲猿》最早有萬歷間陶望齡校刊《徐文長三集》附刻本及萬歷間刊本,《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即據(jù)后者影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周中明校注本,該本附《歌代嘯》,實則已成為完整的“徐文長戲曲集”。
上一篇:《唐才子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四庫全書薈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