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誦》簡介|介紹|概況
楚辭《九章》篇名。戰國屈原作。關于詩題,漢王逸《楚辭章句》說:“惜,貪也;誦,論也……言己貪忠信之道,可以安君,論之于心,誦之于口,至于身以疲病,而不能忘。”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說:“惜誦者,惜其君而誦之也。”宋朱熹《楚辭集注》說:“惜者,愛而有忍之意;誦,言也……言始者愛惜其言,忍而不發,以致極其憂愍之心,至于不得已而后發憤懣以抒其情。”清王夫之《楚辭通釋》說:“惜,愛也;誦,誦讀古訓以致諫也。”今人陳子展《楚辭直解》說:“《惜誦》之惜和《惜往日》之惜同義,有痛惜的意思。誦,當讀《孟子·公孫丑》篇‘為王誦之’的誦,有進言或論說的意思。《惜誦》系截取篇首一句頭兩字為題,當合全句求其意義。‘惜誦以致愍’,換句話說,就是痛惜自己進言因而遭到憂患的意思。”關于寫作時間和主旨,漢王逸認為是屈原放逐之后所作,其《楚辭章句》說:“屈原放于江南之壄,思君念國,憂心罔極,故復作《九章》。”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說:“言己以忠信事君,可質于明神,而為讒邪所蔽,進退不可,惟博采眾善以自處而已”,并根據《史記》載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王怒而遷之一事,定為詩當作于頃襄王時。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說:“《惜誦》蓋二十五篇之首也。自騷經言從彭咸之所居,厥后歷懷、襄數十年不變。此篇曰‘愿曾思而遠身’,則猶回車復路之初愿。余固知其作于騷經之前。”今人陳子展《楚辭直解》說:“當作在懷王之世,見疏之后,被放之前。”此詩多數學者認為當作于屈原受讒被疏的初期。詩人追述自己在朝時忠心事君為國,從不邀寵求榮,然而卻不能見容于奸佞小人,累受讒害而遭罪尤;憂國憂民,盡忠進諫,卻不見信于君,反被無辜罰罪;最后表示要堅持自己的操守,決不隨俗浮沉。思想深刻,感情沉郁,幻想奇偉,形象生動,誓天以表忠誠,呼喚神明來為自己作證,援引事例以抒發憤郁,讀來沉痛感人;將民間諺語引入詩中,說理具體而形象,如“眾口鑠金”、“九折臂而成醫”等語,皆是從生活中提煉而來,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上一篇:《情郵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懲咎賦》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