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簽》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道教類書。北宋張君房奉命領校道書,天禧三年(1019)編成《大宋天宮寶藏》4565卷(已亡佚),起千字文天字為函目,終于宮字號,得466字。寫錄成七簽以進之。君房撮其精要,寫《云笈七簽》120卷。道教稱書箱為“云笈”,道書分三洞、四輔,總稱“七簽”,故名。張君房,安陸(今屬湖北)人。北宋真宗景德進士。曾任尚書度支員外郎、集賢校理等職。后自御史臺謫官寧海。大中祥符五年(1012)奉命主持校正秘閣道書,乃取朝廷所降道書及蘇州、越州、臺州舊道藏,同道士10人從事修校。《云笈七簽》內容浩繁,包括經教宗旨、仙真位籍、齋戒、服食、煉氣、內外丹、方術,乃至詩歌、傳記等萬余條。大都摘錄原文,不加論說。分類輯錄。所錄經籍,多非全貌。如神仙傳記、道教靈驗記等,都有所刪削。作者在自序中寫道:“于是精究三乘,詳觀四輔。采摭機要,屬類于文。探晨燈紅映之微,綜玉金珰之說。泥丸赤子,九宮愛系于一方;神室嬰兒,百道皆根于兩半,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變十化之精,各探其門,互稱要妙。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因茲探討,遂就編聯。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寶蘊諸子之奧。總為百二十卷,事僅萬條。習之可以接云漢之游,覽之可以究天人之際”。本書不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內容之大成,而且保存了不少已失傳的道教經籍片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書“類例既明,指歸略備,綱條科格,無不兼賅。《道藏》精華,亦大略具于是矣”。不僅對保存古代道教典籍有一定的貢獻,同時也是研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重要資料。
1988年齊魯書社據涵芬樓翻明《正統道藏》本影印出版了《云笈七簽》一書。
上一篇:《鄉言解頤》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云麓漫鈔》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