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言解頤》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鄉言解頤》5卷,舊本不題撰人,自序末署“甕齋老人”,據周作人考證,此書作者為李光庭,號樸園,寶坻人,其生平不詳。此書自序作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時作者年已77,知其生于乾隆年間。自序說:“余閑懶成病,抑郁經年。追憶七十年間故鄉之謠諺歌誦,耳熟能詳者,……念之于口而筆之于書,名曰《鄉言解頤》。”作者久居京城,其兒孫輩對鄉俗鄉言昧然無知,他寫這部書,也是為了讓子孫對故鄉有所了解。
本書共分為天、地、人、物4部,舉凡天文、地理、人情、物態,均證以鄉言俗語,每多涉筆成趣。如第2卷“山”條,引俗語謂敬仰之人曰金山,倚仗之人曰靠山,作者居間者曰保山,事已作成者曰好山。第3卷“婚姻”條,記與婚姻有關的俗語說;“鄉人謂納采曰下定,又曰下茶;謂納吉曰通信,又曰送吉期;謂親迎則曰大娶;謂入贅曰倒踏門;謂無子招婿者曰養老女婿;謂以女與人為繼妻者曰填房;謂娶再醮之婦曰后婚;謂娶妾曰置偏房,又曰搭偏廈;謂男子有外交者曰走花道兒;謂婦人之不貞者曰半掩門”。這些民間俗語有許多今天仍然存在于口語中。本書還以很大的篇幅記述了作者故鄉一帶的百工技藝、商賈市肆、民俗民風及軼事瑣聞等等,如第4卷“造室十事”條,列舉了當地建房通用的打夯、測平、煮灰、碼磉、上梁、壘墻、盛泥、飛瓦、安門、打炕共10道工序;“消寒十二事”條,一一記述暖硯、冰床、手爐、腳婆、菜窖、飯囷、支鍋瓦、煤球、選炭、火鍋、風斗、神仙爐等冬日必用物品,為研究當時的民俗及社會生活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此書1982年中華書局點校本,與王有光《吳下諺聯》合印為1冊。
上一篇:《九章算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云笈七簽》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