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叢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野客叢書》30卷,宋王楙撰。王楙,字勉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一生絕意仕進,隱居讀書著述。《野客叢書》是的一部筆記,因作者畢生未登仕途,故以“野客”自號,“叢書”在這里是筆叢、筆札的意思,和后世的叢書意義有別。此書初稿寫成于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后經3次修訂,于嘉泰二年(1202)最后定稿。自初稿寫成之后,作者凡發現書中的考辯有與它書暗合者,一概刪去,以免后人蹈襲之譏,但今本仍有個別條目的內容與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等書雷同,則是刪除尚有未盡之處。
《野客叢書》全書共618條札記,內容以考據為主,考辯范圍涉及經史、碑刻、經濟、地理、文字、詩詞、名物、制度、故事、風俗等各個方面,內容相當廣泛。與作者同時的陳造在為此書作的跋中評價說:“其議論之純正,稽考之精確,鉤摭之博洽,信可以不朽”。《四庫提要》對此書的評價也相當高,稱此書“考辯精核,位置于《夢溪筆談》、《緗素雜記》、《容齋隨筆》之間,無愧色也。”在宋人筆記中,此書的學術價值確實是比較高的。如第8卷謂“阿堵”乃晉人口語,猶言“這個”,而后人因王衍曾以阿堵代稱錢,遂誤將“阿堵”當成了錢的代名詞;第10卷引證唐人詩,謂“夜雨對床”之語本非專用于兄弟之間,而宋人因東坡贈子由詩襲用此語,就誤以為專指兄弟事;第5卷又辯王維、高適詩用典之誤,均誤以霍去病事為衛青事。諸如此類,都辯析精當,言之成理。第5卷根據山陽吳氏家藏孫升《孫公談圃》的建炎初年稿本,過錄了兩條被后來的刊本刪掉的佚文,可補今本《孫公談圃》之闕。《野客叢書》書后還附有王楙之父王大成所作的《野老紀聞》1卷,內容主要記北宋末年時政。
本書1987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鄧肯自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金錢》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