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柴珮珍
短篇小說。作者鐵凝。發表于《青年文學》1982年第5期,后收入《1982年短篇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獲中國作家協會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所寫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僻遠的小山村。臺兒溝人隱藏在大山的皺褶里,從不知曉外面的世界。有一天鐵軌伸進了臺兒溝,停留一分鐘的火車打破了山村的寂靜。每到晚上七點,臺兒溝的姑娘們便精心打扮好,迎接火車的到來,度過美妙的一分鐘。她們像看電影一樣,挨著窗口觀望,注意得最多的是車廂里人的穿戴。只有香雪與眾不同,她注意的是皮書包,打聽的是上學的事。日久天長,她們又在這一分鐘里增添了新的內容,她們開始拿自家特產跟旅客作買賣,用雞蛋、紅棗換回臺兒溝所沒有的東西:掛面、火柴、發卡、紗巾……。香雪的女友鳳嬌每次都找說北京話的小白臉列車員作買賣,她高興這樣,愿意對他好,因而女伴們常拿她開玩笑。香雪注意的卻是一只帶吸鐵石的泡沫塑料鉛筆盒。因為她“是學生”,是臺兒溝唯一考上初中的人,但在學校,她卻因為用爸爸做的木質鉛筆盒而遭人恥笑。為了換得那令她想往已久的高級鉛筆盒,她勇敢地跳上火車,并被帶到三十里外。但她不后悔,只感到滿足,“心中升起一種從未有過的驕傲”,她想臺兒溝會變的:“那時臺兒溝的姑娘不再央求別人…”火車上漂亮的小伙子會求上門來,火車也會停得久一些……。”小說擷取個小小的生活場景,將藝術描寫的焦點緊緊定準在人物身上,在香雪的委屈與希冀、追求和歡欣、膽怯羞澀與果敢執著的交替轉換中,展示出山村少女美好的內心世界,暗示了一個僻遠山村古老陳舊的生活方式和觀念的解體,傳達出新一代人對于高層次文明生活的急切呼喚。小說風格淡雅,意境悠遠,語言清新。這是鐵凝的成名作,代表了她小說創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純凈、清爽的青春氣息和詩情畫意。
上一篇:王曉文《哦,小公馬》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哨所雞啼》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