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清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玉壺清話》是北宋僧人文瑩的一部筆記,書成于神宗元豐元年(1078)八月,作于他的另一部筆記《湘山野尋》之后,作者在自序中謂“玉壺”為其隱居之地,但未詳所在。此書自宋代以來各家著錄均作《玉壺清話》,但傳本或有題名為《玉壺野史》者,《四庫提要》謂《野史》一名始見于元人《南溪詩話》,其實早在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中已被引用。
文瑩是一個特出不凡的僧人,與他交往20年的劉摯在給他的文集作的序中說:“文瑩嘉讀書,才思清拔,博知世故,久以詩聞于人。”據作者自稱,“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其中從宋初至神宗熙寧年間的文集就有200余家。他平生潛心于野史,這部《玉壺清話》主要記述五代后期的南方政權的興衰,以及北宋初年統一全國過程中的一些傳聞軼事,作者還撰有一部《江南遺事》,專門記載南唐、吳越等國的野史逸聞,惜不傳。《玉壺清話》所記這一時期的歷史傳聞頗具史料價值,后來李燾在作《續資治通鑒長編》時多次在小注中征引此書的材料。即便是記載一些奇聞瑣事,也在后代產生了較大影響,比如第2卷所記竇禹鈞5子相繼登科的故事,后來就衍生出了“竇氏五桂”的佳話。文瑩在當時頗負詩名,著有《渚宮集》,由于他長于詩歌,所以《玉壺清話》中多論詩之語,后來有人將此書談詩的內容都輯錄出來,題名《玉壺詩話》,曹溶刊印《學海類編》,即收入其中。
《玉壺清話》原本10卷,明代中期以后散佚,后經范欽等人重新輯錄。仍分為10卷刊行于世。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此書的點校本,與作者的另一部筆記《湘山野錄》合印為1冊,整理者從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和《永樂大典》殘本中輯得佚文5條,一并附在書后。
上一篇:《玄怪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玉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