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辰翁
字會孟,號須溪,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時就學于大儒陸九淵之門,曾補太學生。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應進士考試,廷試對策,因言:“濟邸無后可慟,忠良殘害可傷,風節不竟可憾”,忤權奸賈似道,欲黜之。理宗賞之,置丙等,后因親老須奉養,請為濂溪書院山長。度宗咸淳元年(1265),任臨安府學教授。咸淳四年,江東轉運使江萬里辟為幕僚。恭帝德祐元年(1275),授太學博士,因元軍犯境,道途阻隔,未就任。宋亡,隱居不仕,埋頭著述,游于方外與一些愛國志士如鄧剡等往來甚密切。辰翁詞勝于詩,但兩者內容大體相近,以寫國破家亡的滄桑之感為主。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言,辰翁“于宗邦淪覆之后,睠懷麥秀,寄托遙深,忠愛之忱,往往形諸筆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兩者不同的是:詞表達較為委曲隱晦,而詩則較為明快直接,如《送李鶴田入浙赴趙春谷招》一詩,直是長歌當哭,訴說了在異族統治下“天下南北車書通”給南宋士人們帶來的痛楚。《宣和雙蟹圖書》用淺白的語言指斥宋徽宗玩物喪志,誤國害民。辰翁還有大量描寫四時景物風光之作,編為《四景詩集》四卷,每詩皆以四時寫景之句命題,凡一百五十一題,詩一百六十七首。詩學晚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言其以“奇怪磊落為宗,務在艱澀其詞,甚或至于不可句讀,尤不免軼于繩墨之外,特其蹊徑本自蒙莊,故惝恍迷離,亦間有意趣,不盡墮牛鬼蛇神”,此評雖不免過甚,但卻亦道中其弊。辰翁亦染江湖習氣,其詩格律建構、遣詞造句,多失之粗,不夠含蓄。著有《須溪集》、《班馬異同評》、《須溪記鈔》,編選了《放翁詩選》。評點過杜甫、王維、李賀等人詩集。其傳記資料散見于《宋元學案》、《宋詩紀事》等書?!端问芬怼肪砣逵袀?。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叉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劉隨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