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本事詩》1卷,唐孟棨撰。其名或作孟 ,字初中,生平仕履不詳,此書撰于唐僖宗光啟二年(886)自序末題“前尚書司勛部中賜紫金魚袋孟棨序”,《新唐書·藝文志》以下各家書目均有著錄。
唐人詩話流傳至今者僅有3種,即司空圖《詩品》、釋皎然《詩式》和孟棨的這部《本事詩》。但《本事詩》與前兩種詩話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內容不重在詩歌品評,而主要在敘其本事以助于人們對詩歌背景的了解,其自序說:“詩者,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故怨思悲秋,常多感慨。抒情佳作,諷刺雅言,雖著于群書,盈廚溢閣,其間觸事興詠,尤所鐘情,不有發(fā)揮,孰明厥義? 因采為《本事詩》。《本事詩》開創(chuàng)了詩話中專記作品本事的一個流派,后來的《唐詩紀事》、《宋詩紀事》等書都是沿襲的孟棨的這條路子。此書共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憤、征異、片咎、嘲戲等7門,除了樂昌公主和宋武帝兩條為六朝事外,其余所記均為唐人唐詩。作者自稱:“其有出諸異傳怪錄,疑非是實者,則略之,拙俗鄙俚,亦所不取”,可見其取舍頗為不茍。唐代詩人軼事多賴此書而得以保存,常為談唐詩者所取資,如“情感”門記崔護“人面桃花”詩的本事,“事感”門記劉禹錫兩首玄都觀詩的故事,“征咎”門記劉希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聯的傳說等等,后來都流傳很廣為人熟知。其中“高逸”門記李白杜甫詩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并說此書詩“蓋譏其拘束也”。這首詩不見于李白集中,前人頗有疑其偽者。也有人認為就是真系李白所作,也并非像孟棨理解的那樣,是嘲笑杜甫作詩太過于拘束。
此書曾被收入丁福保輯錄的《歷代詩話續(xù)編》,有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的點校本。
上一篇:《春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李普曼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