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中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記敘晚明宮闈之事的筆記。作者劉若愚,明朝宦官,南直定遠人。其家世襲延慶衛指揮僉事,其父劉慶祺官至遼陽協鎮副總兵。萬歷中,18歲的劉若愚因異夢所感,自宮以進。在宮禁中生活了幾十年。初選隸司禮監陳矩名下,輪班掌家。9年后,升奉御。后因善書取入內直房主筆札。因被魏忠賢閹黨案牽連,為廷臣所劾,謫充孝陵凈軍,劉若愚本與魏閹無涉、祿賜未嘗一及。為了給自己辨冤,他在獄中,列舉種種事實,寫成《酌中志》一書,希望得以昭雪。
關于該書卷數,《明史·藝文志》載其書為4卷;學津詩源本呂毖編次的《明宮史》5卷,實際上是該書的16卷至20卷的內容;明崇禎十年刊《皇明宮闈秘典》3卷及鈔本《蕪史小草》也只是該書的一部分。今《海山仙館叢書》、《叢書集成初編》及《明季野史匯編》等所收,則較為完備。《酌中志》全書由24個各自獨立的短篇構成,每篇1卷,計24卷。內容有:《憂危竑議前紀》、《續憂危竑議后紀》、《恭紀先帝誕生》、《恭紀今上端徵》、《三朝典禮之臣紀略》、《先監遺事紀略》、《兩朝椒難紀略》、《正監蒙難紀略》、《逆賢擅政紀略》、《外來線索紀略》、《合家經營紀略》、《本章經手次第紀略》、《客魏始末紀略》、《逆賢羽翼紀略》、《大內規制紀略》、《內板經書紀略》、《內臣佩服紀略》、《飲食好尚紀略》、《遼左棄地》、《見聞瑣事雜記》、《累臣自敘略節》、《黑頭愛立紀略》等。作者洞察宮廷內幕,又是為己伸冤之作,所以取材自由、記事多親歷目見。對宮內生活、建筑、好尚、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特有的珍貴的資料。對閹黨專政、宮闈矛盾也有詳細的記載。書成之后,曾被一些詩詞、小說、筆記等文學作品所取材。
由于該書在《遼左棄地》等篇稱女真人為“虜”,稱清太祖努爾哈赤為“奴酋”觸犯了清統治者的忌諱,因此,乾隆時期此書被禁毀。
上一篇:《鄧肯論舞蹈藝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金石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