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傲慢與偏見》初稿名《第一次印象》,該書作于1796年,1813年出版,是英國現實主義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小說圍繞著班納特太太如何把5個女兒嫁出去的問題展開:大女兒吉英溫柔敦厚,偷偷愛上了從倫敦來的闊少彬格萊,默默等待著他的求婚。二女兒伊麗莎白聰明活潑,她拒絕了愚蠢的、裝腔作勢的柯林斯牧師的求婚。傲慢的貴族青年達西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她,但伊麗莎白聽信了青年軍官韋翰的讒言,對達西懷有偏見,拒絕了這門別的姑娘夢寐以求的婚事。后來真相大白:韋翰是個騙子,曾受惠于達西,卻以怨報德企圖拐騙達西的妹妹。班納特的小女兒麗迪雅一貫輕浮,上了韋翰的當,與之私奔。這時達西出來解圍,替韋翰還了債,迫使他與麗迪雅正式結婚,保全了班納特一家的體面。在事實面前,伊麗莎白的偏見消除了,而達西由于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絕,也不得不放下傲慢的架子,有情人終成眷屬。作者通過4對青年男女的結合愛憎分明地表達了自己對婚姻問題的見解:嘲笑了把嫁人當做衣食之計的委屈求全的婚姻,批判了一時情欲沖動而草率從事的婚姻;指責了貴公子看中闊小姐嫁奩的買賣婚姻。反復強調:沒有愛情的婚姻決不會幸福。小說情節起伏曲折,饒有趣味,通篇閃耀著機智與幽默。
奧斯汀一生創作了《傲慢與偏見》、《愛瑪》、《諾桑覺寺》等6部小說。在這些作品中,作者通過對愛情、婚姻的描寫反映了當時婦女的社會地位問題,向讀者展示了18世紀末英國社會生活的一幅幅畫面。作為一個終生在溫室里寫作的作家,其作品的取材或許比較狹窄,但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通過女性特有的細膩筆法,精確刻畫了人物的現實生活及內心世界,維妙維肖地反映了19世紀英國社會生活的人情風貌,體現出高度成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1980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王科一的《傲慢與偏見》中譯本。
上一篇:《倩女離魂》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