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全唐詩錄》新詩鑒賞
唐詩總集,一百卷,清徐倬編纂。倬(1624~1713)字方虎,號蘋村,浙江省德清縣人。康熙十二年(1673)進士,曾官翰林編修,乞歸養十年,復出,轉國子司業,曾主持順天府試,多得佳士,后授禮部侍郎,年九十而卒。
《全唐詩》卷帙浩繁,玉石雜糅,不宜于一般人閱讀,徐氏乃采擷其菁英,編為一集以備披閱,全書打破了諸家原別集詩篇的排列順序,將古今體分編,聯句不再像《全唐詩》那樣另分一類,而是隨人類附,便于查考。每人各附小傳,在傳后增加《全唐詩》中所缺少的詩論、詩評。
此書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比御定《全唐詩》成書早一年,可知徐氏所據《全唐詩》乃是江南流傳的季振宜本,而非現今流行之《全唐詩》。康熙皇帝丙戌(1706)南巡,編者以此集進呈,康熙認為此書“佐邦政裨世教”以及可見“煥乎文教之美”,并說:“展卷而讀之,與朕平時品第者蓋有合焉。”因此受到朝廷的嘉獎。
此書為皇帝賜金而刻。后御定《全唐詩》問世,俞思謙又據以編《全唐詩錄補遺》一卷,收入《銷夏錄舊五種》。
常見者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長江集新校》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夷白齋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