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源流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道教經(jīng)籍輯要,陳國符撰。陳國符,江蘇常熟人,曾任西南聯(lián)合大學化工系教授。有志于整理中國的道教經(jīng)籍,并詳其源流。早年留學德國時即搜集史料、匯集長編。歸國任教后,續(xù)加補苴,于道經(jīng)全藏外,旁及道教名山志、宮觀志、佛藏傳記、正史、類書、各省方志與唐宋以來重要文集、凡與道藏有關(guān)的資料搜羅務盡。凡有記載庋藏道藏的地方,都親去訪問,茅山、當涂、武進、吳縣、上海、北京、江西等地均留有足跡。《道藏源流考》于1949年定稿,由羅常培作序,序中有“于三洞四輔之淵源,歷代道書目錄,唐宋金元明道藏之纂修鏤版,及各處道藏之異同,均有究源探本,括舉無遺。其功力之勤,蒐討之富,實前此所未睹也”的贊語。
全書分“三洞四輔經(jīng)之淵源及傳授”、“歷代道書目及道藏之纂修與鏤板”、“附錄”三部分。第一部分,對道藏的“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及三洞各分上中下三乘而形成的“十二部”對解釋“三洞的四輔”(即太清、太平、太玄、正一),以及“三洞”、“四輔”總稱為“七部”等內(nèi)容進行了具體的考證,引用資料客觀翔實,探究源流脈絡(luò)清晰。并據(jù)《道藏》、《南史》、《隋書》、《新舊唐書》、《十國春秋》、《嘉定赤城志》,詳擬“道經(jīng)傳授表”一份。并得出“自唐開元以來,《道藏》屢經(jīng)重修。然以歷安史、唐末、五季之亂,元代焚經(jīng)之禍;故今《明正統(tǒng)道藏》雖仍分為“三洞”、“四輔”部;其中六朝道經(jīng),亦已分部混淆,非復《唐藏》本來面目;其他道書,更無論矣!”第二部分詳考歷代書目及道藏之纂修與鏤板情況,自漢、經(jīng)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乃至敦煌卷子中之道藏佚書,詳引詳考略無闕然。第三部分是附錄7篇,即《引用傳記提要》、《道藏札記》、《道樂考略稿》、《南北朝天師道長編》、《中國外丹黃白術(shù)考證略稿》、《說周易參同契與內(nèi)丹外丹》、《道學傳輯佚》等。本書1963年曾增訂再版。
上一篇:《道園學古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遵生八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