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園學古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虞集所撰之詩文集。其版本有:元至元元年(1335)建寧刊本、明景泰七年(1456)鄭達、黃仕達翻元刊本、明嘉靖年(1525)陶諧、虞茂刊本(藏北圖)、《四部叢刊》本、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武垣左印哲崇仁官署刊本、清乾隆四十年(1776)崇仁陳兆履刊本、《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四部備要·集部》。
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祖籍仁壽(今四川仁壽縣),遷居崇仁(今江西崇仁縣)。早從吳澄游。大德六年(1302)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累遷秘書少監、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拜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文宗崩,謝病歸。卒謚文靖。工詩文,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道園學古錄》50卷。黃溍于至正二十年(1360)作《道園遺稿學》云:“國朝一代文章家,莫盛于閣學蜀郡虞公。公之詩文曰《道園學古錄》者,其類目皆公手所編定,天下學者既已家傳而人誦之矣”。紀昀在《四庫全書·道園學古錄提要》中說:“(虞)集著作為有元一代冠冕”。虞集的詩峭厲勁健,頗有古風。如《送長沙守》:“白發長沙守,循良又好文。近辭金馬去,遠有玉魚分。對竹聽湘雨,開簾看岳云。漢廷思賈誼,一飯莫忘君”。《子昂墨竹》:“高崖數竹凌風雨,老可當年每畫之。修影自憐流水遠,虛心如待出云時。縱橫鴻爪留沙磧,宛轉鵝群向墨池。百世潮州仍見此,故知王子善參差”。虞集詩中綺聯、佳句,可謂俯拾即是。如《敬仲竹樹古石》:“雪樹寒逾勁,霜筠晚更修”。《木芙蓉》:“滿汀山雨衣裳濕,宋玉悲多賦未工。”《題畫》:“松戴蓬萊山上雪,竹含滄海巖邊風”。《次韻答眾仲助教箱壽之句》:“碩果當留霜后樹,寒梅深辨雪中花。”《送劉宗師歸茅山》:“長松落落千峰雪,碧漢寥寥一鶴風”。虞宋詞《風入松》用“杏花、春雨、江南”6個字,十分精練和形象地渲染出江南的春景。虞集的《次韻陳溪山棕履》詩,揭露了封建社會的某些黑暗,則是其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上一篇:《通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道藏源流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