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集解·續詩品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本書刊載兩種《詩品》雖有正續之分,而內容不同,性質各異。前者為晚唐詩人司空圖(表圣)所著的《詩品》,內分“雄渾”、“沖淡”、“纖秾”、“豪放”等24則,重在體貌詩的風格意境;后者為清代袁枚(隨園)所作的《續詩品》重在寫作的苦心。因此葉延琯《鷗陂漁語》謂“隨園所續,皆論作詩用功之法,但可謂之詩法,不當謂之詩品”。內分“崇意”、“精思”、“相題”、“選材”等32則。敦紹虞教授將二書合訂在一起,列為“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之一,但采取不同的注解形式:由于司空圖的《詩品》所講的是詩的各種風格,它所追求的是達到“味外之旨”和“韻外之致”的境地,歷來被人稱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昔人解釋也只能領略大意,“以不解釋其所不解(楊振綱《詩品解序》),因此對《詩品》進行集解,書中注,加新注時也參用文言,以求語言風格上的調和統一,以詮釋大意為主。書后還輯有4種附錄:1、表圣雜文,如《與李生論詩書》等5篇,于此可窺表圣論詩之旨。2、序跋提要,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24篇。3、有關題詠《詩品》和司空圖的詩,如蔣斗南《詩品目錄絕句六章》等11種。4、演補,即本于《詩品》而衍述之作,如曾紀澤《演司空表圣詩品二十四首》等8種,這些材料對理解和體會《詩品》的含義都很有作用。對袁枚的《續詩品》,書中采取“以袁注袁”之法,進行輯注,即摘取《隨園詩話》以及袁氏詩集文集所言,與《續詩品》所言相為印證,語句間則不復解釋。如卷首袁枚自題:“余愛司空表圣《詩品》,而惜其只標妙境,未寫苦心,為若干首續之”。于此可窺隨園論詩宗旨。書后附有附錄二種:一為序跋評論,凡3篇;二為演補,有江順詒的《補詞品》20首。這些材料的匯集對學者極為方便。本書196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80年再版時郭紹虞添了一篇《重印后記》,重申對這兩部著作用不同注釋的原因。
上一篇:《論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詩廣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