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華》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文苑英華》是宋初朝廷編修的四部大書之一,是一部各種文章的總集,歷來歸入集部總集內,但因按文章體裁分類編排,故也有人將其視為類書。從廣義上說,宋初所編4部大書,不但《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是不折不扣的類書,《太平廣記》和《文苑英華》也都可以納入類書范圍。
《文苑英華》纂集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至雍熙三年(982~986),由翰林學士承旨李昉領銜編修,先后參與其事的共有20多人。書成之后,曾多次做過補訂工作,今天看到的《文苑英華》,是南宋寧宗嘉泰年間經周必大和彭叔夏等人最后校訂的本子?!段脑酚⑷A》是一部與蕭統《文選》相銜接的文章總集,所收錄的詩文,上起蕭梁,下迄晚唐五代,選錄作家近2200人,作品近20000篇,全書1000卷。在編纂的體例上,《文苑英華》也沿襲了《文選》的分類原則,把所收的作品分為38類,每一類中更分若干門目。
在《文苑英華》收錄的全部作品中,以唐代的作品為最多,約占全書的十分之九。因此它在保存唐代文學作品資料方面,功利尤為突出?!端膸烊珪分兴盏?6家唐人文集,其中如李邕、李華、蕭穎士、李商隱等人的集子,原本已經亡佚,都是主要從《文苑英華》中輯錄出來的。清朝官修的《全唐詩》、《全唐文》以及嚴可均所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此書。晚清以來,學者們還經常利用此書來考釋唐史,例如徐松的《登科記考》、勞格的《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和《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吳廷燮的《唐方鎮年表》,以及近人岑仲勉的《金石論叢》、《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等,其中許多重要的材料都是從此書中鉤稽出來的。
作為一部出自多人之手的大型總集,此書存在很多訛誤之處,南宋彭叔夏在校訂此書的過程中,寫下了《文苑英華辯證》10卷,將書中各種各樣的錯誤分為20個門類逐一考辯,這是??笔飞弦徊坑写硇缘闹?。1966年此書中華書局出版的影印本,所據的底本少部為宋刊殘本,大部為明刊本。影印本將彭叔夏的《辯證》和勞格的《文苑英華辯證拾遺》一并附錄在后面,以便于讀者參稽。
上一篇:《文獻通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新序》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