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飲冰
【出典】 《莊子·人間世》:“葉公子高將使于齊,問于仲尼曰:‘王使諸梁也甚重。齊之待使者,蓋將甚敬而不急。匹夫猶未可動,而況諸侯乎!吾甚栗之。……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陰陽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兩也。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語我來!’”唐·成玄英疏:“諸梁晨朝受詔,暮夕飲冰,足明怖懼憂愁,內心燻灼。”
【釋義】 春秋時葉公子高(名諸梁)受楚王之命出使齊國,因深感邦交使命責任重大而內心焦慮,以至早上接受使命,晚上便飲起冰來。后因以“飲冰”表示官員受命,也借以表現內心燥熱。
【例句】 ①揮汗流金,飲冰漱玉,桃葉呼前渡。(李曾伯《念奴嬌·己酉振鷺驛和黃茶坡韻》2805)這里用本典表現旅途炎熱。②冰飲三年,從容官事,棠陰百里,悠久民思。(危西麓《風流子·郭縣尹美任》3338)這里用“飲冰三年”稱美郭氏受命擔任縣尹以來的政績。
上一篇:典故《飲中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飲江胡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