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歲時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末富察敦崇撰。共1卷。富察敦崇為滿族人,博學多識,另著有《蕓窗瑣記》、《皇室見聞》等,一生著作很多,而以該書最負盛名。該書以時令先后為序,歷述清代北京的節令、風俗、禮儀、游覽、物產、技藝等事。如在正月中,歷述元旦、破五(初五)、人日(初七)、順星(初八)、打春(立春)、燈節(十五)、筵九(十九)、打鬼(十五至三十)、填倉(二十五)以及大鐘寺、白云觀、廠甸兒、東西廟、土地廟、花市、藥王廟和耍耗子、耍猴兒、耍茍利子、跑旱船等事。其中如大鐘寺、花市等則以開廟、開市的游覽季節為準,如大鐘寺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開廟十日。白云觀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開廟十九日,花市則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等,因此也都編在正月之內。如作者所作后記所說:“歲時而記游覽,似屬于例不合,然各處游覽多有定期,亦與歲時相表里。其游覽而無定期者概不編錄。其中有關琉璃廠店、護國寺、隆福寺、花市、潭柘寺、戒臺寺、萬壽寺、妙峰山、十剎海、釣魚臺等市場和名勝古跡的記載很多,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廠甸兒》條中記載說:“廠甸在正陽門外二里許,古曰海王村,即今工部之琉璃廠也。街長二里許,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畫、紙張、書帖為正宗,乃文人鑒賞之所也。唯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列市半月,兒童玩好在廠甸,紅貨在火神廟。珠寶晶瑩,鼎彝羅列,豪富之輩,日事搜求,冀得異寶。而紅貨之內,以翡翠石為最尊,一搬指翎管,有價至萬金者。翡翠之外并重料壺,然必須官窯古月軒者方為上品,新料不足道也。蓋玩好之物,風尚不同,乾隆間重珊瑚,賤碧霞璽,后又重碧霞璽。近更重翡翠石及料壺。風雅之士亦間有重舊玉者。笛頭劍隔,古色盎然,而真偽殊不易辯。至于舊磁一類,甚屬寥寥,已多為外洋買去矣”。敘述琉璃廠的狀況,十分具體。此外,該書中還有許多有關木偶戲、跑旱船、踢毽子、放煙火、溜冰、放河燈、剪彩紙、走馬燈、放風箏、熏糖花等民間技藝的記載,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記載多真實可信,所記“皆從實錄寫”。與清初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同為記述清代北京歲時風物的專著。初刊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1961年北京出版社據原刻本出版有標點本,與《帝京歲時紀勝》合刊。198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印。
上一篇:《潛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牡丹亭》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