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亦稱《孫子》、《吳孫子兵法》。我國現存最古最著名的兵書,列為《武經七書》之首。大軍事家孫武著。成書于春秋末年,是世界公認的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全書共13篇,包括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刑篇、勢篇、虛實篇、軍事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計5900余字。《孫子兵法》是中國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時代的產物,它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戰爭經驗和進行兼并戰爭的軍事理論,揭示了相當廣泛的一般的戰爭規律,提供了許多戰略上卓越的命題,創造了大量的至今仍富有生命力的作戰方法和軍事原則,充滿了對軍事哲理的探索,包含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軍事思想,因而成為新興地主階級軍事理論的奠基之作,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兵書。該書文字蒼古雄勁,詞約義豐,對春秋時期及其以前軍事思想的概括和提煉,達到了博大精深、爐火純青的程度,達到了那個時代所能達到的高度,真所謂“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后孫子者,不能遺孫子”。因此,此書一經問世,便顯示出了巨大的運用價值,兩千多年來,一直流傳不息,深受歷代軍事家所重視和推崇,成為治軍用兵者的唯一鴻寶。它在歷代軍事斗爭中產生過重大作用,對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發生過重大影響,在哲學史上也占有相當地位。它不僅在我國古典軍事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享有盛名。但在秦始皇時卻列為禁書,因為此書是談軍事的,可以被人利用來反犯作亂?,F有日、英、法、德、美、俄等數十種文字譯本流行于世,世界上重要的工具書大都收進了孫子的資料,一切有識之士無不交口稱譽。在當今世界上,一些軍事問題的專家學者,仍然在潛心研究《孫子兵法》,試圖從中尋求指導未來戰爭的借鑒?!秾O子兵法》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國軍事理論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在軍事學術上的理論意義,不僅跨越了奴隸制時代,也跨越了封建時代,直至今日,它的偉大歷史作用仍經久不衰。其中,“兵者國之大事”、“不戰而屈人之兵”、“先勝而后求戰”等對戰爭的基本看法;“知彼知已,百戰不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兵貴勝,不貴久”、“出奇制勝”、“因地制勝”、“有備無患”、“示形”等著名論斷和作戰原則,至今仍是科學的真理,仍然是軍隊作戰的重要原則。該書版本很多,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為迄今最早的傳世本,但因是殘簡而不能窺其全貌。現存有宋刻《十一家注孫子》3卷足本,宋刻與宋抄《武經七書》本,另有西夏文本以及其他明、清以來各家注本50余種。
上一篇:《大金吊伐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宇宙發展史概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