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在平漢線的兩側,敵人為了避免我們的游擊隊的襲擊和破壞,于是把沿鐵路及公路的村莊,統統組織起“愛護村”來,使他們日夜不休的為敵人看守著這依為命脈的交通線,而防止著為祖國戰斗的健兒們。
這一帶的游擊隊,的確是相當活躍的。他們三個五個、一群兩群的帶著他們粗劣的武器,帶著他們堅決的意志,神出鬼沒的戰斗在敵人的周圍,巧妙而迅速的襲擊著敵人,破壞著敵人的電線與鐵道,伏擊敵人的汽車,截獲敵人的糧秣軍火。這種突然襲擊,突然隱蔽,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神奇戰術最使敵人感到頭疼,而沒有辦法。
這一帶在敵人橫暴統治下的“愛護村”的民眾們,他們表面是那樣溫順的侍奉著敵人,然而蘊蓄在他們內心的深仇與反抗,卻在迅速的生長著與秘密的行動著。他們是中國人,他們不愿意無恥的活在敵人的鐵蹄下,做敵人的奴隸,為萬代的牛馬!于是在游擊隊的積極領導下,秘密的斗爭展開了。在夜晚,在敵人每一個疏忽的空隙里,溫順得像羔羊一樣的民眾們,會突然變成雄獅一樣的勇敢善戰的游擊隊員,把敵人迅速地消滅在他們粗劣的武器下。然而,第二天,又什么全像平常一樣的安靜了,他們又變成了溫順的老百姓。
因此,敵人的電線與鐵路,經常不斷地被破壞,軍火糧草經常不斷地被截擊,而且一部分一部分的人馬也經常在莫明其妙中無影無蹤了!造成了敵人的心腹大患,一個致命的創傷。
但是敵人也決不是愿意吃虧的家伙。在多少次的吃虧上當后,他們得到了經驗,創造了應付的辦法:他們在鐵路的兩旁,“愛護村”的附近,設下了不少的紅綠燈,這紅綠燈連續不斷的連貫著所有的大小車站——每一個敵兵的駐扎地。在平常,這些紅綠燈是由每一個“愛護村”來管理的。沒有事情的時候,經常的把綠燈對著敵人,假使一旦發現了我們游擊隊的襲擊,“愛護村”的群眾,就須把這明朗的紅燈轉向敵人。如此敵人就可以在發見紅燈的半點鐘內,趕到遇事的地點。
可是,這種煞費苦心的聰明辦法,不到幾天便得到了相反的結果,而演成了“紅燈”的趣劇。
因為這一帶的老百姓和我們游擊隊的關系非常密切,他們不但盡一切力量秘密幫助游擊隊作戰,而且經常地他們實際上參加到戰斗里來!在平日,他們可以把游擊隊員和武器秘密的掩藏在自己的家里,掩蔽著日夜巡邏的清鄉隊的搜查。所以看起來全都是溫順的良民,可是一遇到戰斗,即全部變成全副武裝的戰士了。這些戰士,在敵人看起來好像是天兵天將的降臨,是沒有辦法抵御,沒有辦法消滅的。
常常是這樣的,在“愛護村”的附近,我們的游擊隊配合著“愛護村”的民眾,帶著粗劣的武器,帶著鐵鏟和鐮刀,熟練地破壞著敵人的電線與鐵道,并且有時候圍殲一部分兵力單薄的敵人。然后游擊隊迅速地疏散開,掩蔽在窮山深谷里,準備著第二次的襲擊。
這些“愛護村”的同胞們,在一切都安排妥當以后,估計著游擊隊的弟兄們去遠了,于是把這明朗的紅燈轉向敵人,告訴敵人,游擊隊來了!可是當敵人發現這紅燈而氣喘吁吁地趕來時,這里,除了一些破壞了的電線與鐵軌之外,一切全在安靜中,連一個游擊隊員的影子都沒有。這時,我們“愛護村”的同胞們,便會假意的訴說著游擊隊人數如何眾多,行動如何可恨,使敵人無可奈何的,不得不懷著一肚子氣憤而從原路趕回去。但是,就在趕回去的原路上,有時反受我們游擊隊的一個突然伏擊,而整個被消滅。這好像一個神話,好像一幕趣劇,但是在敵區里,只要有紅燈的地方,這劇卻普遍的奏演著!
如今,平漢線上的紅燈,仍然在明朗的連貫著,可是當敵人發現這血紅而恐怖的燈光時,卻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氣喘喘地跑來了,他們又換了一套辦法——即遠遠地向著這兒打過幾個炮彈來!
(1939年延安《軍政雜志》創刊號)
賞析小品經常運用談話體寫作,所談內容可以相當廣泛。文人們談喝茶、吸煙、文化掌故,戰士們的談話就少不了斗爭的內容。穆青是抗戰時崛起的優秀新聞戰士。他長期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在戰火中摸爬滾打,寫過許多膾炙人口的通訊,也寫過小說、話劇、散文。由于他有較深的文學造詣,加上他的戰士本色,他的散文小品便獲得了很強的生命力。《紅燈》堪稱表現人民抗日斗爭生活的小品佳作。
同波瀾壯闊的抗日斗爭宏大的畫面相比,《紅燈》敘述的事情不算很大,但作品選材極精,挖掘極深,體現了作者構思上的“以小見大”。在平漢線,日本軍國主義者瘋狂“掃蕩”,抗日軍民機動靈活地同敵人戰斗,譜寫了一曲曲勝利凱歌。這樣的故事太多了,作者僅選取日本軍國主義者強令百姓用掛紅燈、綠燈的形式為他們報信這一件事來寫。游擊隊來了,讓人們打出紅燈,敵人便可在半小時內趕來。這種設想真夠得上“機關算盡”,詭計多端了。但是,深受侵略者禍害的人民群眾,怎么能聽任敵人指揮?他們將計就計,針鋒相對,打出綠燈掩護游擊隊員的活動;打出紅燈,欺騙敵人,使其上當,被動挨打。這是一曲軍民團結,同心協力對付侵略者的凱歌,顯示了抗戰的總趨勢。這樣看,紅綠燈的故事也不算小事了。
這篇小品運用對比手法十分突出。作者熱情地歌頌人民抗日斗爭,同時又用辛辣的諷刺鞭撻敵人。在作者筆下,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兇殘狡猾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是他們的滑稽、愚蠢和色厲內荏也實在可笑。中國人民天性愛好和平,胸懷善良,但在抗敵斗爭中并不缺少勇猛、機智。這二者的對比如此鮮明。作品揭示出一個普通的真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抗日戰爭是一場民心的較量,人民群眾反抗侵略的心是任何強大的武器也征服不了的,任何花招也哄騙不過的,抗戰必勝。
紅燈,作為全文的題目,是一個很好的象征。敵人讓我們用紅燈向他們報信,我們卻用紅燈哄騙敵人,這說明紅燈永遠屬于人民。我們不僅要向一切侵略者亮起紅燈,不準敵人來踐踏我們可愛的國家,還要在紅燈的指引下,爭取反侵略戰爭的最后勝利。
這篇小品可算是一件玲瓏剔透的藝術品,也是一篇短小生動的記實特寫。它的新聞宣傳效果是不可小看的。它能鼓舞人民的抗日熱情,揭露侵略者的兇殘、狡猾、虛弱,也向億萬抗日軍民報告了一種斗爭策略和斗爭經驗。那就是:侵略者外強中干,并不可怕,他們掃蕩越嚴酷,越漏洞百出,捉襟見肘。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敵人的“控制”、“掃蕩”,搞反“控制”、反“掃蕩”。作者這篇作品發表在延安八路軍總政治部創辦的《軍政雜志》創刊號上。毛澤東在為該刊寫的發刊詞中闡明了創辦的意義是:“為了提高八路軍的抗戰力量,同時也為了供給抗戰友軍與抗戰人民,關于八路軍抗戰經驗的參考材料。”《紅燈》文章不長,充分體現了這一方針。
上一篇:《北風》原文|賞析
下一篇:《墜馬》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