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縣署中寄舍弟第四書》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清鄭燮作。其《板橋自敘》說:“板橋十六通家書,絕無談天說地,而日用家常,頗有言近指遠之處。”清方玉潤《星烈日記匯要·游藝》說: “人又多賞其(鄭燮)《題畫》諸詞,以為飄飄有別趣。而余獨愛其《家書》數首,曲盡人情,多見道言。板橋蓋隱于書畫者耳!宣圣所謂‘古之狂也肆’者,非其人歟?非其人與?其宰山東時,亦多惠政,至今人尸祝之,又豈狂放士所能為哉!”今人張中行等《文言文選讀》說:“這封信里,作者提出應尊重農民、輕視讀書人的主張。理由是農民勤苦勞動,養天下之人;很多讀書人則鉆營奔走,爭取功名,作官發財,成為人民之害。在當時,這樣的思想是少有的,有進步意義的。”今人劉盼遂、郭預衡主編《中國歷代散文選》說:“尊重農夫的勤苦,批評讀書人的作官致富。這在當時是開明的思想。當然,作者所謂‘憐憫’佃客,實質上是在剝削的前提之下施些小惠而已。”今人佛雛說:“‘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此語實乃一篇之警策。板橋作此語,固與我國農本主義的傳統有一定聯系,考其實,則出自親身的直接體察居多。其中蘊含一種樸素的人道觀念,即從尊重“農夫”本身的人格力量出發,而非居高臨下的給予‘悲憫’。‘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此種最樸素最本色的話語,其中恰有‘第一等’的倫理力量與邏輯力量,這里的‘人’恰應是大寫的。而‘一捧書本’,便墜入‘金錢’、‘房屋’、‘田產’等等所構成的‘升官圖’幻境者,以至‘小頭銳面,更不可當’者,這里的人究竟可算第幾‘等’!‘小頭銳面’四字極為犀利,非果其‘頭’其‘面’之為‘小’為‘銳’,蓋以直刺其為鬼為蜮的污濁靈魂而已。板橋并非不知‘士’這個階層之重要,文化知識之重要,他指斥的只是‘士’的那種劣根性以及其中的敗類。這在當時的社會是相當普遍的,并且跟封建取士制度直接關聯。”(《古文鑒賞大辭典》)此篇是作者于乾隆九年(1744)在山東范縣任知縣時寫給他的堂弟鄭墨的第四封信。信里,大膽地提出“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的主張,批評當時讀書人“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田產”;反映了作者尊重農民,蔑視權豪,勸勉家人勞動,反對土地兼并的思想。在當時有其進步意義。文章采用農夫的勤勞與士子的作官致富進行對比的方法,說服力很強;直抒胸臆,如對面談心,通脫坦率,娓娓動聽,話語神情,躍然紙上,讀來親切自然,津津有味,充分表現了作者不事雕琢和反對模擬前人,主張語達肺腑的創作精神。清陳康祺《郎潛紀聞》說:“讀其集中《家書》數篇,語語真摯,肝肺槎牙,躍然紙上,非騷人墨客比也。”是為定評。
上一篇:《自相矛盾》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荊軻刺秦王》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