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簡介|介紹|概況
樂府《漢鐃歌十八曲》之一。西漢無名氏作。關于此詩意旨,清莊述祖說:“《有所思》,諫時也。衰亂之俗,昏姻之禮廢,夫婦之道苦,男女各以其私相約誓,而輕絕焉。”(譚儀《漢鐃歌十八曲集解》引)陳祚明說:“鐃歌本襲楚音,當亦人臣思君之旨。而情思纏綿悱惻,為決絕之言,怨而怒矣。然望之深,故怨之切,人情乎?且摧燒揚灰,絕我已甚。不合則去,理或宜然也。”(同上)張琦說:“‘兄嫂當知之’,自表其潔白也。東方須臾,可誓天日。既言與君絕,而后自表潔白,反覆言之,蓋猶幸君之一悟也。”(同上)陳沆說:“此疑藩國之臣,不遇而去,自攄憂憤之詩也。莊氏謂男女之詞,恐鐃歌雅樂,非雜曲歌辭之比。‘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明非邇近之思也。其殆吳楚之國與?珠玉奉貽,喻獻主之忠告;拉雜摧燒,喻不納而見棄。君臣之義已絕,在我亦不足道,但恐過失日章,情事日露,將使中朝聞之,則大可憂矣。 ‘雞鳴狗吠’,喻風聲布聞。‘兄嫂’,喻中朝也。此必宗室兄弟之國,所謀不軌,故寓庾詞也。”(同上)譚儀說:“張衡為《四愁詩》,效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雰為小人,思以道術為報,詒于時君,而懼讒邪,不能自通。此詩之旨,大略相同。”(《漢鐃歌十八曲集解》)今人余冠英說:“這是情詩,敘女子要和她的情人斷絕,下了決心,但回想起當初定情偷偷地相會,驚雞動犬,提心吊膽的光景,又覺得很難斷絕。究竟絕不絕呢?她說:等天亮了,天日自會照徹我的心。”(《樂府詩選》)關于篇中“妃呼豨”三字,也有多種解釋。明徐禎卿《談藝錄》說:“樂府中有‘妃呼豨’,‘伊阿那’諸語,本自亡(無)義,但補樂中之音。”清陳本禮《漢詩統箋》說:“‘妃呼豨’,人皆作聲詞讀,細玩其上下語氣,有此一轉,便通身靈豁,豈可漫然作聲詞讀耶?”近人聞一多《樂府詩箋》疑“妃呼豨”系“樂工所記之旁注’,并說“妃讀為悲,呼豨讀為歔欷。悲豨欷……者,歌者至此當作悲泣之狀也”。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妃呼豨,嘆息之聲。”今按、此篇是一首情感真摯熱烈的民間情歌,寫一位熱戀中的女子“聞君有他心”以后的復雜痛苦心情。詩一開始寫她對戀人真誠的思念,準備將自己特意用珠玉裝飾的玳瑁簪送給他,可見其愛之深。接著寫她聽到戀人變心后,內心極為怨恨和痛苦,立即把玳瑁簪折斷燒毀,而且還當風揚其灰,決心與薄情郎一刀兩斷。結尾寫她回想起當初定情時的情景,又不忍斬斷情思。作品寫女主人公的復雜心理極為深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男尊女卑社會中女子在愛情上的不幸。
上一篇:《曹操煮酒論英雄》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李憑箜篌引》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