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施注蘇詩》新詩鑒賞
詩別集,四十二卷,北宋蘇軾撰。南宋施元之、顧禧、施宿注。元之字德初,湖州長興(今屬浙江)人。乾道二年(1166)除秘書省正字,累遷左司諫。禧字景繁,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隱居五十年不求仕祿。宿為元之子,字武子,慶元初(1195)知余姚縣。
此書為蘇詩注本,因為注者去東坡時代不遠(yuǎn),而且都是學(xué)有專長,并另有謀生之路、不靠書坊老板吃飯的學(xué)者,與“王狀元本”出于依靠書坊為生的下層文人不同。因此,施注是一個嚴(yán)肅的注本,全書詩作按照年代先后排列,便于讀者理解。其詮訂編排也頗為精當(dāng)。此注之佳處,每于題下注明作意,多有發(fā)明。這些文字少或數(shù)言,多至數(shù)百言,或引事以證詩,或因詩以存人,或援此以證彼,其目的是闡明詩旨。這些不僅可以考證當(dāng)時之情事,而且間亦可補正史之闕。康熙間宋犖得此書宋刻殘本,計缺一、二、五、六、八、九、二十三、二十六、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九、四十等十二卷,囑武進邵長蘅以補其缺。邵氏據(jù)“王狀元本”加以補綴,并著《王注訂偽》一卷,又訂正王宗稷所著《東坡年譜》一卷,冠于集首。邵僅補八卷,因病未卒業(yè),其余四卷為高郵李必恒續(xù)成。宋犖又輯蘇軾佚詩四百余首,附于卷末,由錢塘馮景注之。邵氏整理施注時考慮原注引證太繁,作了一些刪節(jié),亦刪去了許多不當(dāng)刪之處。
有臺灣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漢魏六朝百三家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