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劉惔許詢
南朝宋志人小說。劉義慶撰。原載《世說新語·言語篇》。徐震堮《漢魏六朝小說選》選錄。劉惔,字真長,善清談,當(dāng)時最有重名,號稱第一流。許詢,字玄度,高陽人,亦以善言談有高名,隱居不仕。作品敘述:劉惔做丹陽尹時,許詢隱居不仕。一天,許詢夜宿劉府,見床帳舒適華麗,飲食也豐盛甘美,便感慨地說:“如果能保全這個地方,總比謝安當(dāng)年隱居的東山好多了。”劉惔答道:“你如果知道禍福由人,我怎能不保全這個地方呢!”當(dāng)時王羲之也在座,聽了他倆的談話,便插言道:“如果讓巢父、許由(傳說中二人皆為堯時出世不仕的高士)遇上稷、契(傳說二人皆為舜時的官,前者管家業(yè),后者管教育),一定不會有這樣的對話。”他倆聽了后都面有愧色。作品通過劉、許、王三人的對話,揭露了當(dāng)時一般名士敝屣功名、遺落世事的虛偽性。晉代盛行清談之風(fēng),小說中的三個人物,在當(dāng)時都以善談著稱。正基于此,作者集中筆墨,剪影式地描寫了三人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看出當(dāng)時名士的談話藝術(shù)。許詢見劉惔舒適愜意的起居飲食,想自己貧居茅廬,粗茶淡飯,自然會感慨萬端,然而他卻“王顧左右而言他”,借謝安隱居的東山和劉惔的官宦的生活作比,既表意清楚,又不顯直露。而劉惔的對答更是機(jī)敏,從表面上看,他是緊承許詢之言隨聲附和,然而用意非此,道出了自己雖居官位,卻吉兇未卜、禍福難料的憂愁。巧說妙答,堪稱美談。然而相較之下,王羲之的出語更是高明,他以巢父、許由與稷、契的典故,妙喻許詢和劉惔,含蓄婉轉(zhuǎn),綿里藏針,韻味無窮,通過這一段精采的對話描寫,許詢和劉惔的虛偽、王羲之的正直而有心計等性格特征躍然紙上。
上一篇:《秦漢·劉安》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郭季產(chǎn)·劉玄》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