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宋遺民錄序》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清顧炎武作。今人劉盼遂、郭豫衡主編《中國歷代散文選》說:“明程敏政著有《宋遺民錄》一書。《廣宋遺民錄》是明末清初朱明德補充程敏政的書而作的。其書今已失傳。這篇序文一方面肯定收錄宋代遺民的意義,一方面又借題發揮,指出有些遺民雖然見于著錄,卻未必盡忠其節,這是針對明代遺民之變節者而發的譏諷之辭。”今人陳少松說:“這篇序是應吳江友人朱明德之請,為其所著《廣宋遺民錄》一書而作”,“他很知朱氏此舉的用心是求友,于是序文就從求友談起,圍繞求友,一連發了三點感慨。一感求友之在今日極為必要,……含蓄地表達了對清王朝統治者的強烈不滿……道出了深沉而感人的心聲:在這變亂的年頭,多么盼望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互通聲氣,共為天下興亡而奮斗啊!二感之求友益難,……深沉的感慨之中包含了對變節仕清者的譴責,也透露出作者對抗清復明大業的憂思。三感求友之心良苦,……其實是贊美朱氏不忘家國之痛、堅持民族氣節的可貴精神。”(《古文鑒賞大辭典》)今人徐中玉、金啟華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說:“本文立意明確而運筆曲折。作者意在鞭撻不能堅持氣節的士大夫,但不直言斥責,而是從‘求友難’迂回說起,以此取神立骨。一則以此表明自己堅持抗清、不隨時俯仰的錚錚骨氣;二則以此婉轉指示朱明德的著書意圖及其不遠千里,寫信求序的原因;三是借此告誡朱明德,有些人號稱志士,其實卻中道失節,不足為友。因此,盡管作者未對降清者明言討伐,而他對他們的鄙夷、憎惡之情卻溢于言外,含蓄而又明確地體現出作序的意圖。”此篇作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顧炎武時定居于陜西華陰,其吳江友人朱明德著《廣宋遺民錄》一書,請為作序,故有此作。明末士大夫多侈談氣節,入清以后,紛紛改仕新朝。朱明德輯補明程敏政《宋遺民錄》而廣之,編書目的在于表彰前代遺民,借以策勵士氣。顧炎武對此深有會心,雖因畏觸時忌而語多含蓄,但依然曲折地表露出了對貪圖富貴、委身事清者深惡痛絕和對朱氏“以存人類于天下”的著書意圖的贊賞。在寫作上,此文立意明確,運筆曲折;引證古籍,旁敲側擊,雖然未對降清者明言聲討,但對他們的鄙夷、憎惡之情卻溢于言外。另外,融典入文,熨貼妥當,也體現出作者讀書為文能博覽約取,深入淺出的特點。
上一篇:《師說》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莊子妻死》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