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輪袍》簡介|介紹|概況
全名《王摩詰拍碎郁輪袍》。雜劇劇本。明王衡著。明祁彪佳《遠山堂劇品》以此劇入“妙品,”說:“或云:‘王辰玉既奪解,忌之者議論紛起。此眉山人作之以解嘲者。’罵得痛快處,第恐又增一番感慨。急須文殊大士當頭棒喝,方證無字禪。”又說:“王辰玉作劇,以《郁輪袍》為王摩詰諱。余以為此是文人不羈處,非熱心功名,不必諱也。”清焦循《劇說》記王士禛《香祖筆記》說:“《郁輪袍》及《裴湛和合》二曲,詞曲家稱為本色當行。”近人吳梅《霜厓曲跋》說:“王辰玉《郁輪袍》,合南北詞七折成書,非驢非馬,斯不可為訓耳。”日本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說:此劇“點出王推使生錯誤,而破關目單調。此事固為勾欄常套,未足為奇。然因之,使王維不屈貴戚,人品高人一等,實為妙用。末段以歸依佛法為王維之真面目,或為作者寓意之所在歟(據《列朝詩集》,作者順天鄉試得中第一名,以其為宰相之子,言者疑其有不正情事,曾施攻擊。后成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歸鄉不復出云。蓋王維作者用以自比與)?”“曲詞本色,直逼元人,《顧曲雜言》已有論及,洵可為當時北曲第一名手,非陳與郊輩所能企及也。”此劇寫無恥之徒王推冒充王維巴結權貴,幾乎騙取狀元,真王維則因為看穿了科場的骯臟內幕,憤而歸隱。作者淋漓盡致地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弊端和世風的險詐,表達了不與濁世同流合污的思想。但作品結尾寫文殊大士度脫王維,則表現了消極思想。劇本語言憤慨激烈,似有一股不可遏止之勢滔滔而來,很能引發讀者的共鳴。
上一篇:《送德輪行者》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鄭袖讒魏美人》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