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從戎
閱讀提示
釋義:指文人從軍。戎(róng):軍事,軍隊。從戎:從軍,參軍。
出處:《后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實現大志的班超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軍事家、外交家。年少時,因為家境貧窮,他常為官府抄書掙錢養家。
但是班超有遠大的志向。有一天,他又在抄寫文件,抄著抄著,忍不住站起來,扔了筆感嘆道:“我身為大丈夫,盡管沒有什么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傅介子、張騫(傅介子和張騫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來封侯晉爵,怎么能長期在筆硯之間從事這種抄抄寫寫的事,浪費生命呢?”
于是他參了軍,通過努力當上了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奉旨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到過五十多個國家,靠著智慧和膽量,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危機。他立足于爭取多數,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因而戰必勝、攻必取,不僅維護了東漢的安全,而且加強了與西域各屬國的聯系,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卓越貢獻。
永元七年(公元95年),朝廷為了表彰班超的功勛,封他為定遠侯,食邑千戶,后人稱他為“班定遠”。
知識小窗
近義詞:棄筆從戎、棄文就武。
反義詞:棄武競文、解甲歸田。
造句:戰爭爆發后,許多知識分子投筆從戎,報效國家。
成語接龍
投筆從戎→戎馬之地→地久天長→長話短說→說三道四→四海為家→家徒四壁→壁壘森嚴→嚴懲不貸
上一篇:成語《才高八斗》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披荊斬棘》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