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宛》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小雅》篇名。《毛詩序》說:“《小宛》,大夫刺幽王也。”宋朱熹《詩集傳》:“此詩之詞最為明白,而意極懇至。說者必欲為刺王之言,故其說穿鑿破碎,無理尤甚。”“此大夫遭時之亂,而兄弟相戒以免禍之詩。”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小宛》刺幽王,解者紛紛。朱《傳》盡掃諸說,定為兄弟相戒之詩,合之詩詞,甚為相似,獨‘天命不又’一語終屬能通。……戒其兄弟,可妄稱天命乎?下復云時王以酒敗德,臣下化之,故首以為戒,仍不能脫刺時義矣。”姚際恒《詩經通論》:“《小序》謂‘刺幽王’,愚意,此為同姓兄弟刺王之詩,故有‘念我先人’諸說。”方玉潤《詩經原始》:“賢者自箴也。”“首章欲承先志,次章慨世多嗜酒失儀,三教子,四勗弟,五、六則卜善自警,無非座佑銘。”今人高亨《詩經今注》:“這首詩的作者當是周王朝的一個官吏。他生在黑暗時代,為生活而奔忙,但常受到統治者的迫害,因作此詩以自傷,并勸告他的兄弟。”程俊英《詩經譯注》:“這是周王一位同姓者諷刺幽王,并勸戒兄弟如何在亂世免禍的詩。”袁梅《詩經譯注》:“這是周之大夫悔過自儆,并與兄弟相戒的詩。”朱熹之說,是。本詩兼用賦、比、興三體,將議論與抒情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后一章,連用三個比喻,形象而生動。全詩結構嚴謹,情感懇摯,感染力較強。
上一篇:《將仲子》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小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