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騾說》簡析
劉大櫆著。見《劉海峰詩文集》,收于《桐城派文選》。文中首先說乘騎者都以騾為賤、以馬為貴,因為在以威勢相迫時馬能順從而騾則愈不順從。世人之見卻不同:把得寵愛時能放縱不拘,一旦以威勢相迫則順從者,視為賤者;把得寵愛時能順從,一旦以威勢相迫反執拗不從,志不可折者,反視為貴者。以世人之見而論,則馬賤而騾貴。以人而論,人有類似于馬者,此人豈不比騾要下賤?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騾正因為不從威迫,被指斥為“剛愎自用”、“自以為不屈”,故終賤于屈從于強力之馬,豈不可嘆!這是一篇寓言式的雜文。作者性格倔強,為執政者賤而不容,故為騾不平,從中寄托身世之感。此文言簡意深,一波三折,無限感憤,隱于筆底。
上一篇:《散文·明代·題海天落照圖后》簡析
下一篇:《散文·鳥聲》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