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明代·狙公》簡析
劉基著。見《誠意伯文集》,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這是一則寓言。狙,猴子;狙公即馴養(yǎng)猴子的人。文章先寫狙公對眾狙的殘酷剝削:他每天讓眾狙上山采集果實,從中抽取十分之一供奉自己,如有不給,則加鞭打。“群狙皆畏苦之”,但不敢違抗。一日,在一小狙的啟發(fā)下,眾狙終于認清了狙公的剝削實質(zhì),它們“破柵毀柙”,“相攜入林中”,不再回來。于是狙公失去依靠,饑餓而死。文章通過狙公和眾狙的故事,生動揭示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關(guān)系,既歌頌了人民的反抗行動,也指出了不勞而獲的壓迫者的最終下場。本文語言樸素,態(tài)度鮮明,特別是寫小狙的逐步啟發(fā)和眾狙的最終覺悟,步步進逼,很好地揭示了文章主題。
上一篇:《散文·牽牛花》簡析
下一篇:《當(dāng)代散文作品·獵戶》簡析